青基会微信公众号

青基会官方微博

    • 首页
    • 公益项目
      铸魂育人 助学兴教 希望基地建设 健康守护
    • 资助学生
      学生列表 资助标准 项目公告
    •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公示 审计报告 年检报告 捐赠支出 爱心榜 资料下载
    • 新闻资讯
      公示 党支部风采 爱心故事 机构动态 活动新闻
    •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理事会 | 监事会 机构章程 党支部概况 机构荣誉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登录 注册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新闻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十一所乡村学校,十一位体育支教老师的故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十一所乡村学校,十一位体育支教老师的故事

    浏览量:4192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06-11 16:08:44

    “我有一个篮球梦”

    这是许多乡村孩子的心声

    但没有平整的球场

    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

    成为了他们追梦路上的阻碍


    “我为群众办实事”

    广东青基会用行动践行

    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通过动员社会力量

    为乡村学校援建“杜锋篮球场”

    目前已建成27个篮球场


    同时赴乡村开展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活动

    为广宁县的11所乡村学校

    带来篮球、运动鞋等体育用品

    并招募了11位专业的体育老师


    今天来看看这11位青年志愿者

    在广宁县学校支教的心得吧!

    #01

    @在第四小学支教的陈锦灵


    学校的体育老师人员不足,有些体育课由非体育专业的老师和学校的管理层领导帮忙上课。我来了以后开始负责学校一部分的体育课程,暂时缓解了学校体育老师资源的紧张。


    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里,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努力影响到孩子的命运,让他们走出小县城,去见识外面的城市风景。在这过程里,我懂得老师身上的责任重大,在教室里的老师要教书育人,在操场上的老师要以体育人。

    陈老师为学生示范篮球持球动作


    #02

    @在谭布镇中心小学支教的丁炳楦


    学生对我的到来感到好奇,会问我:老师你是姚明叔叔派来的吗?老师你会扣篮吗?老师你打过CBA吗?


    因为学生的篮球基础比较薄弱,我前期教他们球感球性、运球、行进曲运球、传球、行进肩上投篮和三步上篮。


    希望时间不要过得太快,给我多点时间帮助他们!

    丁老师召集学生,为他们讲解战术


    #03

    @在江屯镇中心小学支教的何梓镛


    从刚进校门开始,我就体会到了学校老师们的热情。他们帮忙整理宿舍、添置生活用品,邀请我共同吃饭,让我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


    而这里的学生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奔跑着,嬉戏着,让我突然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希望坚持每天早上7:15开始的训练,能给他们带来点什么。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体会到了通过自己的奉献,带来的那种愉悦感与幸福感。我想这就是公益事业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吧。

    学校的体育氛围


    #04

    @在螺岗学校支教的胡耿东


    一开始我惊讶于学校的体育器材资源,一个班级接近40人,而可以用的篮球仅有3个。但是他们的热情震撼了我。我让学生自愿报名跟队训练,竟然有30位男生和40位女生参加。起初没有女生报名,为此我专门去鼓励她们,原本估计会有几位女生会参加,但最终竟有40位女生报名,让我非常欣喜。


    早上六点起床,带早训到七点半,吃完早餐收拾好内务到办公室装备器材等待上课、写训练报告、写教案...充实的每一天,不仅学生在球技上有了进步,在学校体育组长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方法也得到很大改进。

    训练很苦,但学生享受在其中


    #05

    @在北市镇中心小学支教的黄润添


    经过了解,我发现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体育课都是数学老师代替上的。同时学校的体育设施也是十分缺乏或者残旧的,最明显的就是篮球场,场地都是坑坑洼洼的,还有很多沙石在场地上。对于在篮球场上上课的同学是十分危险的。


    同时我去问学校的其他老师学生的情况,老师告诉我农村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也有一些调皮好动的,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努力的和热爱学习。


    “老师好”——第一次听到学生这样称呼我,他们并向我敬了一个礼。那种喜悦感觉就像犹如重获新生,就像给我的灵魂重新注入了活力,刚开始支教的紧张感慢慢的从中消散。

    在简陋的球场上,学生享受篮球的快乐


    #06

    @在洲仔镇中心小学支教的劳剑豪


    刚开始,校长在全校讲话时介绍我是一个篮球老师时,学生的反响很热烈。这让我明白来这里的我责任之重大,为了这些怀揣着梦想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会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也会做好这些孩子的人生导师,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用篮球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


    在支教的半个月里,发现越来越多孩子喜欢上体育课了。有时候我担心天气太炎热,怕孩子辛苦,他们却说:“不管多大太阳,我们无所谓,老师我们一起上篮球课好不好?”

    学生在扎实地练篮球基础


    #07

    @在春水小学支教的卢建龙


    在一所乡村学校支教,环境确实是比较艰苦,学校设施也比较落后。由于学校一直没有体育专业的体育老师,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就是玩耍,连基本的队列队形,热身活动徒手操都没了解过。


    但学生学得都很快,而且对上体育课充满热情。我选拔出来的一批篮球队队员,虽然基本功很差,从来没有过专业的篮球训练,甚至说没有正规地打过篮球。但是他们十分努力,训练特别特别认真,没有一点娇气。我慢慢习惯了这里,而且十分喜欢这群孩子,希望能通过努力,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回忆以及一个充满希望的将来。

    相处时间不长,但卢老师享受与学生相处的时间


    #08

    @在南街镇街道中心小学支教的沈定向


    这群学生有时把我气得半死,但看到他们勤奋好学、认真刻苦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喜悦。上完体育课后,看到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脸蛋,脸上洋溢着累又不服输的态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感。


    每天训练完,和他们一起放松、聊天,仿佛一个温馨的小家庭,让我在这里感到温暖无比;送他们离校的途中,陪着他们过马路的,就像小时候父母送我上学一样的感觉...


    来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在操场打篮球的学生人数是刚开始的几倍!我的目的不是教他们篮球技术,而是想让他们喜欢上篮球,因篮球而受益,懂得更多的体育文化知识。

    汗流浃背的学生在坚持训练


    #09

    @在木格镇中心小学支教的王梓健


    学校较为偏僻,附近都是山跟农田,条件更是没城里的小学一半好。但是,学校的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地理环境而减少对运动的热情。可以看到他们在球场上的刻苦的态度。我将尽我所能,培养他们的篮球爱好,增长他们的篮球技巧,带领他们出战本次“姚基金”篮球季。


    除了教篮球,我还进行家访工作,发现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基本上都由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帮忙照顾。希望篮球能给他们带来快乐,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教篮球,不止于教篮球(左一为王老师)


    #10

    @在石咀镇中心小学支教的吴家晟


    我刚来到的时候,天气炎热,蚊虫非常多,很不适应。在慢慢适应的时间里,我发现这里的同学,没有城市小孩的娇气,却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非常懂事。我看到他们在训练场上的刻苦,但同时希望他们把这份刻苦带到学习和生活里。


    支教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成为了他们的好朋友。他们会主动向我分享生活上的趣事。周末做完作业后,他们也会来到学校邀我一起打球。我非常喜欢这群孩子,我会尽全力帮助这群孩子去追逐他们的梦想,将他们送往更高的舞台,也给自己和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学生在杜锋篮球场上训练


    #11

    @在元恺学校支教的叶佩坤


    一直以来,我觉得老师是一位很神圣的职业,在学校支教的一个月里,我也慢慢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一名体育老师的身份。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用着即将撕裂的声音喊着“安静”二字,对学生也似乎毫无作用。后来我向学校教师请教了许多教学管理办法,慢慢地,他们也逐渐变得乖巧了。


    在学习了一整天的文化课后,学生们来到篮球场进行严格的训练,但这十几个孩子都特别听我的话,训练上的苦都能咬牙坚持。看着他们那渴望学习篮球的眼神里,我觉得自己十分荣幸能当他们的教练,他们是那么的天真、可爱。

    叶老师带着学生进行热身运动



    接下来

    这11乡村学校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

    作最后的刻苦训练

    最终将通过赛事活动

    检验他们付出的汗水!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秉承“以体育人,开启新希望”的公益理念,旨在让希望小学学生有机会了解篮球、感受体育精神、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帮助孩子们身心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5月24日,2021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如果你也想开展体育公益项目

    欢迎拨打020-87184938

    一起助力乡村体育发展

    或扫一扫,立即捐赠 ↓


  • 上一篇:1+1,陪伴你成长
  • 下一篇:同学,在你眼中我是怎样的“哈姆雷特”?
捐助热线

020-87185608|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行政财务部:020-8718560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之三

粤ICP备1208773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04号

友情链接

慈善中国

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广东共青团

i 志愿

亲青公益

我们的伙伴

广东希望工程
微信订阅号

广东青基会
微信服务号

    隐私政策

    项目管理财务管理OA管理超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