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432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06-09 09:50:02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我们的距离
网友不经意的行为
总是能触动我们
广东青基会发起的月捐项目
“1+1爱心助学”收到了大量留言
▽
部分网友留言
这些留言有的来自社会爱心人士
也有正在上学的学生
还有广东青基会的理事监事们
感谢你们
求学路并非都一帆风顺
但这终将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经历
高考,是许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今年的高考也落下了帷幕
一起来看看这些受助的高三学子
在年初时对高考的憧憬
↓ ↓ ↓
@受助学子小谢
高中三年来,在帮助过我的人里,范叔叔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位。没有您的帮助,我可能过得无比艰辛。幸运的是,三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我也要到更广阔的外面寻找人生了。
可能,我们不再有啥联系。但我会一直记得有您这么一个帮助过我的人。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您,当面说声谢谢。
@受助学子小媛
种田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父母时常教育我用奋斗和拼搏充实自己的梦想,学会坚持,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
面对范叔叔一次次的帮助,我唯有用行动去报答。我会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珍惜您资助的每一分钱。走好未来的路是最好的见证,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那些关爱我的人。
@受助学子小刘
我一直由伯父伯母抚养长大。而近几年来,伯父失去了工作,且患了一场大病,只能在家休养。家里变得越来越困难······
很高兴能领到这笔助学金,给了我和我家人很大的帮助。我会认真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像冯阿姨您一样的人。
@受助学子小城
我出生于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父亲打散工,且收入极不稳定。家中还有位二级重残的哥哥,生活无法自理。母亲为了照顾哥哥,只能选择留守在家。
就读高三的我现在成绩居中,还不够理想。我会咬紧牙关,认真冲刺,考上理想的大学。希望在未来,我可以跟父母、哥哥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带领他们走出大山。我也会像冯阿姨一样,点亮他人心中的暖灯。
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学子
即将跨入大学校园
迎接新的挑战
寒窗苦读十余年
请你一定不要放弃读书
准大一新生
如果因为家里困难
可通过“培英工程”项目
申请助学金
帮助你圆了大学梦
有关培英工程
“培英工程”是广东青基会自2000年起推出的助学项目,该项目向就读于广东高校的低收入家庭大学新生提供5000-6000元助学金,保障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截至2020年底,项目已惠及18345名大学生,资助金额逾5000万元。
陈同学是18345名“培英工程”受助学子之一。上大一时,班里唯一的助学金名额给到了他。
“很庆幸能够得到这笔助学金,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了。到了大一下学期,我也开始兼职,有了一些收入。大二之后,因为成绩还不错,我还领到学校的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当时靠着助学金、奖学金和兼职的收入,解决生活费就不成问题了,还会有一点余钱。”
在艰难的岁月里得到了资助,陈同学非常感谢曾资助过他的梁先生。
捐赠人梁旭龙(左)和受助学生陈同学(右)
“梁先生的爱心资助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对我的帮助也是最大的(其他人的资助我也会记在心里)。当时学校也鼓励写感谢信,但我担心梁先生没有收到。我当时也有想过联系梁先生,但考虑之后觉得还是毕业工作了再说。”
毕业后,在广东青基会的联系下,陈同学终于见到了梁旭龙先生,只为了表达埋藏在心里的感激之情。
“虽然很多人都不求回报,但是我觉得至少应该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资助没有白费,他们的善举也确实让我的生活有了改变,给黑暗中的我带来了亮光。我现在也会努力工作,希望将来能帮助更多人。”
“很高兴梁先生能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见我。梁先生本人非常热情和平易近人,也询问了我目前的工作情况,鼓励我趁着年轻好好努力工作,将来有能力了,要把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会好好记住梁先生的话,有能力了一定会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梁先生还说遇到什么工作上的或其他问题都可以找他,可以的话他也会帮助我。这点让我觉得很感动。很高兴遇到这么一个贵人,很感谢梁先生的帮助,我也会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做出一点点成绩。”
希望每一位受助的学生
都能刻苦奋斗
用行动回报他人的善意
如果你需要申请“培英工程”助学金
可通过以下进行申请:
①学生申请
②学校审核
③广东青基会审核
有需要的小伙伴
届时留意相关高校团委、学工处
的具体通知哟!
最后,广东青基会邀您加入
【1+1爱心助学】公益月捐项目
帮助困境学子更好地完成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