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基会微信公众号

青基会官方微博

    • 首页
    • 公益项目
      铸魂育人 助学兴教 希望基地建设 健康守护
    • 资助学生
      学生列表 资助标准 项目公告
    •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公示 审计报告 年检报告 捐赠支出 爱心榜 资料下载
    • 新闻资讯
      公示 党支部风采 爱心故事 机构动态 活动新闻
    •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理事会 | 监事会 机构章程 党支部概况 机构荣誉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登录 注册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新闻 > 28年前小学生的录音带曝光,如今……

    28年前小学生的录音带曝光,如今……

    浏览量:3861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06-02 11:11:31

    最近,一段28年前小学生谈理想的录音曝光

    孩子们用稍显稚嫩的语气

    喊出了对未来的期盼

    让人感动不已


    28年前小学生谈理想录音曝光

    如今大部分孩子如愿了


    1993年6月1日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

    河北邢台平乡县

    贾村小学的乡村教师胡清汝

    从村里借了一台录音机

    录下了五年级小学生的理想

    并让孩子们写了下来:

    “我的理想是当教师,为祖国培养人才”↓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研究生”↓

    “我的理想是当军人”↓

    “我的理想是当司机,为祖国做贡献”↓

    “我的理想是当工人,为祖国做贡献”↓

    小学生28年前的理想↓

    28年后

    大部分孩子都如愿了

    ↓↓↓

    当初立志当军人的学生孙利华

    入伍17年,转业后成为一名警察


    △孙利华


    当初想成为作家的学生李平

    如今是一名报社记者


    △李平


    当初想当企业家的学生蔡利军

    如今是一家汽车公司负责人


    △蔡利军


    从山村考入广东海洋大学的学生孙现军

    专门给胡清汝老师寄来一封信

    “如果不是您,我或许早就不上学了

    当年的理想,我都记在心里

    放假了,我还想再听听那盘磁带……”


    还有很多学生也通过自己的奋斗

    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学生的理想需要呵护


    在我们的求学路上

    有许多类似河北的胡老师一样的人

    帮助我们进步、成长

    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人生的看法


    在社会上

    也总有一群人关心着学生的成长

    在学生陷入困境时

    总会第一时间向他们伸出援手


    近三十年来

    在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努力下

    广东青基会累计资助困境学生超22.1万名

    资助金额逾2.4亿元

     

    在广东青基会不计其数的捐方里

    陈志坚先生和郭春娥女士

    给我们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年的6月1日前

    他们都会为希望工程捐款

    帮助山区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

    眨眼间

    十四年过去了

    他们仍在为希望工程捐款

    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经过询问

    这对热心的伉俪向工作人员透露了他们的初衷

    他们在2007年5月27日结婚

    当时大家就形成了一个默契

    想在每年的纪念日当天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来纪念他们的结婚


    “不如就捐资助学吧,我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有书读,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陈先生提议。


    这个提议恰好与郭女士的内心想法相同,当时就有了每年在结婚纪念日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决定。


    在当上父母后,他们更加坚定要坚持做这个事情,也希望通过他们每年坚持的举动,去给他们的孩子灌输一种理念:将来在社会上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后,要继续这个事业,帮助更多的人。


    在谈及他们的善行时,郭女士觉得他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微不足道的事而已。

    在农村,有些孩子放学后需要帮忙干农活


    “我们也只是尽自己所能,每年做一点,帮一些。到自己终老的时候,不会遗憾没为这个社会贡献过什么,至少曾经留下一些足迹,至少有些小朋友曾经因为你感受过温暖,明白人间有爱,更希望得到过帮助的小朋友长大后也会去帮助其他人,让这个社会更多的正能量,愿意付出的也会更多。”


    除了捐款,他们还会亲自去到农村,捐一些物资给小孩和老人院。他们发现,农村原来真的有很多留守儿童,而且有些留守儿童家庭比较困难。


    “我希望他们能像普通家庭孩子一样,有干净的衣物和鞋子穿,能定期得到一些学习用品,至少不会因为必要的物质缺失影响学习。”

    图:“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支教志愿者林培棠当时在湛江的乡村学校支教,发现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穿的是拖鞋,甚至不穿鞋。


    郭女士担心这些孩子会因为在学校没有新衣服穿、没有新文具用,会被其他小孩瞧不起,从而自卑。所以郭女士希望通过他们的捐赠,还能够帮助一部分孩子可以购买一些必备的衣物和学校用品。


    我们一直在珍藏他们的来信


    郭女士和陈先生希望帮助过的孩子能够立志艰苦奋斗,努力读书,将来做对社会有更多贡献的人。



    十四年的坚持,也让他们收到了很多孩子们亲自写的感谢信。


    韶关市始兴县受助学子小梅在2013年寄来了一封感谢信,写道:当手心握着你们的接济时,我泪流满面。送走父亲的那一深刻仿佛在昨天,母亲为生计外出的背影仍印在脑海里。


    但我仍然克服生活的艰难,与奶奶、弟弟相依为命,与同学和睦相处,与学习赛跑。


    梅州市蕉岭县受助学子小芸在2019年寄来了一封感谢信,写道:我的爸爸因残疾而无法工作,只能靠母亲大考来维持一家流寇的生活。


    我学习优异,但有时也会有些小粗心。我在学校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也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我长大后,也会成为像您一样善良、伟大的人,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到温暖。谢谢您!


    潮州市潮安区受助学子小锋在一个多月前寄来了感谢信,他亲切地称呼郭女士为“春娥姐姐”。尽管笔墨模糊了信纸,但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小锋纯粹的感激。


    “您对我的这份爱,正如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我的心。这份关爱将激励我勇敢地面对未来与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小锋在信中的最后再次感谢“春娥姐姐”,表示自己以后也想像她一样帮助有需要的人。


    像这样的感谢信还有很多很多

    感谢陈志坚先生和郭春娥女士

    十四年的坚持

    为困境中的孩子点亮了希望

    同时希望更多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当中


    广东青基会邀请你加入

    【1+1爱心助学】公益月捐项目

    每个月用小额的善意

    温暖困境孩子的心里

    点亮他们的未来

    一起来一场公益“长跑”

    持续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吧!

  • 上一篇:这群年轻人,是全世界最好的年轻人
  • 下一篇:儿童节,这么过
捐助热线

020-87185608|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行政财务部:020-8718560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之三

粤ICP备1208773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04号

友情链接

慈善中国

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广东共青团

i 志愿

亲青公益

我们的伙伴

广东希望工程
微信订阅号

广东青基会
微信服务号

    隐私政策

    项目管理财务管理OA管理超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