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415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05-07 11:25:45
以下文章来源于乐道派HPY ,作者派派
/
「 访校 • 手账 」
提起广东,脑海中就会浮现“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的关键词,在这个GDP全国第一的地方,偏远山区环境应该也不会太差吧!在湛江遂溪县,乡村小学斑驳的墙体,夕阳下杂草丛生的操场,诉说着别样的故事,而这,就是属于关于广东的支教故事。
4月中,项目办的小伙伴兵分两路,从广州远赴湛江、茂名地区访校,拍下的影像资料,让后方的小伙伴不禁惊叹,“现在还有这样的学校啊。”
现在跟随派派的脚步,走进粤西乡村学校吧。
01
▼
「不像是广东地区的偏远乡村小学」
—
01 麻章区赤岭小学迈合校区&湖光镇中心小学月岭校区
4月20日
迈和校区校门泛着点点黑色霉点,围墙上写着来自上世纪的憧憬——“励志振中华,精心育桃李”,要进入学校,必须要经过泥泞的黄土地,雨后这坑坑洼洼的土地上还有不少浑浊的积水。
悬殊的师生比,166名学生,仅有8名在编老师,更为严峻的是,4~5年内,这8名在编老师将逐步达至退休年龄。
与广东海洋大学只有一墙之隔的湖光镇中心小学月岭校区存在同样的问题,200名学生,9名老师,占地颇大的学校,却只矗立着一栋教学楼,一楼为幼儿班教学区域,二、三楼为小学教学区域,承担起了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
月岭校区合照
迈合小学的校门
迈和校区:孩子们与他们的支教老师
迈和校区:支教志愿者的上课瞬间
02 广东海洋大学宣讲会
4月20日
宣讲会现场满满当当400余人,人数为历年之最,我们除了带去赤岭小学洋水岭校区的现场影像,还带了两位在湛江支教的志愿者来到现场:城月镇官田小学陈智、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南夏仔校区梁妙婷。
陈智站上演讲台,他的演讲主题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他将自己看见的,担忧的,迷茫的,欣喜的,跟大家分享,特别是那一丝丝或许不被看见的改变。许久未见,两位比起刚加入乡教计划时,成熟稳重了许多。
03 遂溪县
4月21日-4月22日
这回踏上了本次湛江访校的重点,探访遂溪县5个城镇,9间小学。探访的学校虽说都在一个县,却分布在多个城镇,学校之间平均车程需40分钟。
去杨柑镇艾占小学的路上,团委跟我们讲艾占村小足球特色,出发前有着许多设想:专业的训练,球场上的绿草地.....
来到这里后,被这里的场景震惊了,真实的情况与我们的想象完全相反:球场上的孩子们赤裸着脚丫奔跑在光秃的黄土上,球门上连球网都没有,但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脑海里浮现《传奇的诞生》,球王贝利在贫民窟甚至连足球都没有,万物皆可踢,或许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吧。
在后续交谈中,我们发现这里的情况比较严峻,虽然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因为缺老师,这些设备并没有被利用好。仅有的8名在编教师,要负担起7个年级8个班(含幼儿班)的教学工作。
志愿者陈旭泳、林华怡、刘晓蓉需要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备课压力比较大。因为学校里有20%的留守儿童,所以他们会在课余时间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陪伴。
艾占小学的操场
艾占小学,在黄土上享受足球运动的孩子们
艾占小学,志愿者老师的一周课表
艾占小学,与志愿者们的合照
随着探访的持续进行,内心越发沉重,港门镇西坡小学, 操场杂草与黄土交织,像一片荒地,没有基本体育设施,教学楼墙体发霉,课桌陈旧,足球门只剩下框架。
但即便这样,我们志愿者依旧选择了坚守,也为孩子们带去了很多特色课程。
西坡小学操场
西坡小学 陈旧的桌子
陈智带我们参观官田小学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洋青镇俩塘小学校长在座谈会上,谈起美育课,眼里有泪光,很少看到乡村校长如此重视美育课程,然而缺乏资源,想法终究无法落地,留守儿童占90%,这些数字都如一颗大石,重重压在校长的心头。
欣慰的是,志愿者陈璐、谢丽施的到来,大大缓解了学校的教学压力,志愿者除了教学工作外还兼任图书管理员,开放图书室给学生借书阅览,希望阅读能给这所乡村小学带去一点点改变吧。
湛江访校的最后两站:洋青镇古村小学、姓谢小学。
学校陈旧,缺乏基本的多媒体设备,派派看到教室里仿佛大排档的座椅,都有点心痛志愿者与孩子们。
姓谢小学教室
姓谢小学课桌
古村小学校长跟我们介绍学校情况
参观古村小学课室
以前总说教育资源不均衡,但真正在这些学校探访,才深刻了解到教育参差,同样去乡村支教,但待遇却千差万别,粤北、粤东地区可能每周10多节课,而在粤西地区,可能就激增至20余节,即便如此,每年依旧有大量志愿者选择粤西地区支教。
遂溪县并没有发达的经济体系,大多数家长都去了市区或者珠三角地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比其他地区高,不仅缺乏师资,粤西地区还缺乏教学设备,残破的课桌是其他学校淘汰过来的,所幸的是,校长们都很支持志愿者的工作。
04 岭南师范学院宣讲会
4月22日
“帮帮他们,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
志愿者许韶妍在台上说道,屏幕上是一组图片:孩子们抱着脏的发黑的球嬉戏、穿着破旧衣服的孩子认真学习、陈旧的乒乓球台四周全部起毛、一个个布满灰尘的皮球……
岭师的师弟师妹们被许韶妍讲述的乡村现状深深震撼,他们也不曾设想,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原来乡村孩子生存的环境如此恶劣。
志愿者伍志勇则通过一次次自我的灵魂拷问作为开场,乡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需要我?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这也是每位志愿者上岗会产生的疑问,所幸的是,我们的志愿者伍志勇、许韶妍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找到了支教的意义,即便自己做出的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也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他们也将这样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岭师学子。
0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宣讲会
4月23日
06 化州市&信宜市
4月25-27日
4月24日,在茂南区与志愿者团建后,随后3天,我们跨越了两县区四镇十一个校点,走近志愿者的日常工作环境,聆听他们的声音。
乡教计划为茂名选配了121名志愿者,主要分布5个区县17个镇50所乡村学校,虽然很多时候为乡村的现状感到无力,但更多的时候,为我们志愿者给当地学校带去的改变,感到欣喜与骄傲。
宝圩镇大塘小学
林尘镇六马岭小学
林尘镇山下小学
尘镇坦塘小学
在文楼镇志愿者座谈会上,那楼小学的志愿者陈伟玲分享了“爱的拥抱”的故事:每天给孩子一个元气满满的拥抱,这个名词在广州并不陌生,陌生人之间也能通过肢体传递力量,后来我们问陈伟玲,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活动。
她说:“我们班上有很多单亲家庭以及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所以我就想着,不如每周五都拥抱一下孩子再回家吧!我和他们说,以后每周五可不可以拥抱一下老师再回去呢,老师想感受你们对我的爱。然后,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了。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爱着你,希望他们能时刻感受到世间的温暖,以后长大了,依然会对这个世界心存感激,永葆感恩的心。”
陈伟玲(后排右一)与学生获得粤澳&希望乡村联合巡回画展感谢状
派派当时听完这个故事,感觉陈伟玲真是一个内心温柔的人,一个拥抱的力量有多大呢?我们没有细问,但看着那楼小学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内心已经有了答案,用爱去浇灌,就能开出希望之花。
文楼镇志愿者大合照
文楼镇甲隆小学的何金惠,因为班上留守儿童多,则举办春蕾爱心社团,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时常想起一句话,“乡村小学缺的并不是资源,而是那个可以陪伴孩子的人。”
我们的志愿者,以自己的爱心,去填补孩子空洞的世界。
北界镇中心小学的柯杰萍结合信宜市特色文化,开展六双花灯手工课程,带着孩子们用竹子编织花灯,既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也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学校空间有限,柯杰萍合理利用资源,在学校走廊窗上贴上孩子的画作以作展览,既美观又达到了展示的效果,非常nice。
柯杰萍老师学生美术作品
北界镇中心小学洪佩谦,则利用自己的网络工程的专业优势,在清明节前夕开展祭奠先烈课程,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达到了缅怀先烈的爱国教育目的。
洪佩谦老师开展网上祭奠先烈课程
本次茂名访校,相对于湛江访校而言,茂名的教学环境相对而言好一点点,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教师结构性短缺,留守儿童多,孩子的心理问题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支教志愿者既要传道受业,还需给予孩子心灵上的陪伴,让他们健康完整地成长。
07 后记
坐在返程的高铁上,透过玻璃窗看着茂名逐渐远去,心里想的是这几天访校的见闻,我们看见了: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繁重的教学任务......
这些都是我们想退出的瞬间,我还记得湛江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南夏仔校区的叶柳英说过,“刚看到学校的时候,真的想退出。”
但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睛,以及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依旧坚守下来的老师、校长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呢?后来,这个来自广州的女孩,留在了那里,一待就到了现在。
我们还看见了,志愿者即便在20多节课的高强度压力下,依旧除了做好自身的工作之外,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关注孩子的内心。
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能遍布广东11个地市,才了不起。
期待下次再见。
对啦!小编在这里悄咪咪告诉大家,2021-2022年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正招募支教志愿者哦!
如果你也喜欢学生;如果你也有一颗公益心;如果你也想来一场别有意义的旅行;如果你想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欢迎你来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从你开始。
报名方式
▼
【2021-2022年志愿者报名通道】
捐赠方式
▼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月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