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基会微信公众号

青基会官方微博

    • 首页
    • 公益项目
      铸魂育人 助学兴教 希望基地建设 健康守护
    • 资助学生
      学生列表 资助标准 项目公告
    •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公示 审计报告 年检报告 捐赠支出 爱心榜 资料下载
    • 新闻资讯
      公示 党支部风采 爱心故事 机构动态 活动新闻
    •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理事会 | 监事会 机构章程 党支部概况 机构荣誉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登录 注册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新闻 > 五一假期结束,段子也来了...

    五一假期结束,段子也来了...

    浏览量:3941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05-05 15:12:47

    “五一”过得真快乐

    可我只过了前面6个字


    公交车可能会迟到

    但5月6日会准时到


    假期一眨眼就过去了

    早知道我不眨眼了

    给大家表演个魔术 ↓


    纵有千种不舍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所以各位打工人要调整好心情

    准备迎接元气满满的一天吧!



    上班还是挺不错的

    可以赚钱养家、提高自己的能力...


    对“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支教老师来说

    上班意味着回到学校

    虽然有时会“吐槽”学生有点调皮

    但志愿者们心底里是深爱着他们的

    上班能见到学生的快乐

    可能只有老师才能真正感悟到


    前不久项目办去到了韶关

    进行宣讲和访校活动

    不妨来了解下

    我们支教志愿者的点滴吧!




    「 访校 • 手账 」


    前言。


    2021年4月14日至16日,我们去到韶关市进行宣讲和访校活动。


    这次宣讲与访校之旅,我们走进了有意于公益的大学生们,也听到了更多志愿者的声音,这些接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正向的力量,我们才能够不断往前。


    在访校时,我们发现志愿者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委屈、无力与伤心,但是同样也收获了快乐、成长与自我认同,这些经历都无一例外地让他们的生命更加充实。


    他们依旧喜欢着这片土地,喜欢山间的风,空气中的清爽,播种时节田野上的淡绿,放学后孩童打闹回家的烟火气......


    记录也是传达的过程,当我们在记录这段旅行的时候,亦愿你们能不期而然地同这群充满意义的人共度这充满可能的青春。


    | 仁化县董塘镇坪岗小学,充满生机的操场





    01

    访校行程

    ▼







    02

    行程内容

    ▼



    4月14日


    “如果想让孩子们相信光,那你要比他们更相信,勇敢地成为那束照进他们生命里的光”,这是4月14日在韶关学院宣讲的嘉宾黄建斌说的一番话。


    建斌在2019年加入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在他支教的两年里,他先后服务于乳源县游溪镇柳坑中心小学和仁化县扶溪镇扶溪学校。


    建斌服务的两所学校都是在韶关的偏远地区,学校里留守儿童的问题尤为严重,有的班级甚至全是留守儿童,很多支教老师也因此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亲人”。


    | 韶关学院宣讲现场


    “为了缓解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我开设了一个悄悄话信箱,”建斌在宣讲会说道,“悄悄话信箱的存在让我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触碰到他们的不安与敏感。”


    在给建斌的悄悄话里,孩子诉说着对父母的思念、对未来的不安、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生活里遭遇的不幸......


    有一天,建斌收到了一封信件,上面说道“老师,我感觉我快支撑不下去了,未来好像也没什么好期待的......”


    看到这封信件后,建斌意识到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要为孩子们做更多,成为一束光,照进孩子们荒芜的内心。

    建斌老师可爱的孩子们


    派派眼中建斌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魅力的大男孩,他温柔磁性的声音就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在听他宣讲的时候好几次都热泪盈眶。


    或许支教这条路会比较艰难,但是这条道路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传递着自身的热爱与信念,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非常精彩,他们要亲自去看一看。


    最后建斌说道“在这里,我不仅帮助到了孩子们,也渐渐地肯定了自己的优秀,让我能更加坚定地迈向未知的以后。”


    星光不负赶路人,关于建斌老师的未来,势必会在更多的地方发光发亮,温暖更多的人。


    孩子们天真的愿望





    4月15日


    新乡小学有我们乡教计划的两位志愿者:谢舒婷、钟韶茹。


    这所居于铁路旁的乡村小学,全校有70多位学生,1/3的学生回家都需要走7公里以上,大多学生都是务工家庭的子弟,还有很多学生是离异家庭。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全校却只有4位在编老师,且年龄都偏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支教老师的到来给这里的孩子们和学校很大的帮助。


    支教老师大多是普通人,虽然不能改变这里的现状,但是却可以像黑暗中的光芒一样,慢慢把孩子从谷底托起来,给到更好的陪伴。


    | 新乡小学的校园一角


    支教了三年的谢舒婷老师原本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一路上收到了国家不少的帮助,所以当她听到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在招募的时候,怀抱着回报国家的理想,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片热土。


    “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谢老师和我们说的一句话。


    支教了两年的钟韶茹老师也是一样,一年又一年选择了延期,这所学校也仿佛有着奇幻的魔力,吸引着支教老师们坚守在这里。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我想也许是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许是这片土地的靓丽景色;也许是老师们的责任感。


    她们在这里留下的时光,我相信都会慢慢改变着这里;她们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种子,我想都会慢慢发芽,惊艳更多的人。


    | 新乡小学的宿舍楼


    我们在西河镇白芒小学的志愿者是:陈墨瑜、谭美云。


    这所小学有154名学生,却只有10位在编老师。


    对于这里的老师而言,繁重的教学压力本就让他们喘不过气,更别说给活泼爱动的孩子们好好上一节体育课了。


    但是陈墨瑜的到来,让孩子们用不完的精力有了发泄的地方,从专业的体育学院毕业的她负责起了二到六年级的体育课程,孩子们也得到了更加专业的体育训练。


    而谭美云老师,则是负责起了四年级的语文与班主任的工作。


    两位支教老师的到来,让这里空荡的操场渐渐有了一些欢声笑语,语文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些成果,都是真真切切的。支教,我们一直都在行动。


    | 合照


    | 四月在校园盛开的花朵


    | 雨后的操场与零星的孩子们


    | 贴在门口的乡教书签,代表乡教计划来过!



    我们在西联镇芙蓉第一小学的志愿者是:丘丽琦、谢丽媛。


    刚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这是一所被恒大集团资助过的学校,崭新的教室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吸引了很多学生来到这里求学。


    这所学生有806名,教师年龄也都较为年轻,但是18个班的教学任务依旧让这里的老师感到压力。


    志愿者丘丽琦、谢丽媛的到来分别承担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和二年级数学兼班主任的教学任务。


    相对于大部分破旧的小学,这里的环境给到了志愿者们充足的物质保障,让她们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上发挥她们的才能。


    | 在教室享受教育的孩子们


    | 我们与这里的老师们查看教学环境


    | 雨后的校门与操场


    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的中心小学有我们两名志愿者:陈子仪、邹敏诗。


    这所有着1107名学生的校园中,仅仅有着60位教师,其中52位是在编老师,且大多年龄偏大。


    这是一所宽敞干净的校园,刚进入校门的时候,便能清晰地看到“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教育目标。


    陈子仪来到这里后除了在忙着提升教学技能,还为这里的孩子们策划了一个关于乒乓球的小而美公益活动。


    陈子仪与邹敏诗两位志愿者在这里分别担任着一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和四年级四个班的英语和三年级的班主任,一周更是要上平均20节课,可见这所学校教师缺乏程度之严重。


    教育资源的缺乏,让这里的孩子们缺少了更加全面的成长,在大多数老师忙碌着主科的教学任务的时候,更别说能够满足孩子们对音体美课程的需求了。


    这就是乡村的现状,大多数时候孩子们缺乏的不是硬件设施,而是能够为他们搭建起通往更加广阔的世界的“桥梁”,我们要走的路,依旧很长。


    | 孩子们上课的情景


    | 与志愿者、校长及团委的大合照~


    | 让人赏心悦目的操场


    武江区重阳镇重阳学校有我们的两位支教老师:邓东凤、卢梦琳。


    我们的两位志愿者分别在重阳学校的九群教学点与万候教学点,尤其在万候教学点,仅仅只有62名学生与5位在编老师。


    这所学校坐落在群山中的小镇上,有宽广的麦田,也有坐落的群山。放眼望去,还可以看到白色的水汽在群山中流动,最终汇聚到天上,成为云朵。


    乡教计划志愿者邓东凤、卢梦琳分别负责着一年级语文、三年级英语和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


    两位支教老师在这所艰苦的学校里,也多少有一些委屈和失落。面对如此的环境,她们还是选择了坚定地站在学校的讲台上,坚守着孩子们的梦想,做他们成长路上的领航者。


    | 教学楼前的大合照


    | 校园里的国旗


    | 学校附近的古树


    | 学校附近宽广的草地






    4月16日


    武江区西河镇西河学校有乡教计划的三位志愿者:陈李彪、李若冰、林窈冰。


    西河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它的校本部和茗苑分教点肩负起附近村很多孩子的求学梦想。


    西河学校茗苑分教点吸纳了附近两个村的孩子,然而只有10位在职老师,其中只有4位在编。


    负责全校英语、支教了三年的林窈冰说道:“目前的师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希望乡教计划能够派遣4名志愿者给到这间学校。”


    在校本部的志愿者陈李彪和李若冰也有较大的教学任务,一个要负责五年级的数学,而另一个则是一、三、五年级的英语兼班主任。


    但是让大家觉得敬佩的是,就算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这里的志愿者依旧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在下一年继续坚守,成就着孩子们的明天。


    | 在操场大合照


    这所犁市镇工程处小学有着三位乡教计划的志愿者:陈健、李路芳、廖世梅。


    这所238人、8个班级的学校,只是仅仅拥有着12位老师。这也难免让老师们要承担起全科的教学任务,让孩子们顺利升学。


    让派派较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环境宽广干净,校园环境相当整洁,在文化上也推行“两矿精神、两匠精神”,希望孩子们能够像个匠人一样对待学习,打造精益求精的校园文化。


    后来在与志愿者们的谈话中了解到,这里的孩子有很多是单亲家庭,所以也很需要志愿者给予他们情感上的陪伴,让他们相对健康地成长。


    | 教学楼前的大合照


    仁化县董塘镇坪岗小学有着三位乡教计划的志愿者:韦雪晴、杨莉莎、张双兰。


    坪岗小学是一所被绿色环绕的学校,翠绿点缀着属于孩子们的蓬勃生机。


    这个不到200人的学校只有11个在编老师,一间学校就这么靠着十几位老师在支撑着,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教多久,只知道孩子们需要,他们便坚持下去。


    英语专业毕业的杨莉莎负责着四、六年级的英语、语文教学,在她的努力下,所带领班级从全镇垫底,慢慢地拿到了全镇第一的成绩。


    志愿者韦雪晴、张双兰,则分别肩负这里三年级和五年级语文、英语两门主科的教学任务。


    | 老教师、学生


    | 看一眼就会爱上的操场


    | 班级里记录着点滴记忆的照片墙


    | 大合照啦~


    仁化县董塘镇董塘中心小学有着四位乡教计划的志愿者:李敏、罗斯凡、张清威、邹祺。


    这所镇中心小学共有1688名学生,37个班级,90多位在编老师。虽然说规模较大,但是这里依旧有很多单亲和留守儿童。


    董塘中心小学拥有全方位的教师成长体系,老教师会带着新老师上手,三位支教老师还可以定期参加教师培训。目前,三位老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已经可以独挡一面啦~


    | 开开心心、齐齐整整来张大合照!






    最后。


    在乡教计划里,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很多不足,也看到很多的感动。


    不足在于因为特殊的原因,造成了大量孩子们的留守问题、单亲问题、甚至是贫困问题,这些孩子缺乏很多关爱,也导致很多问题,他们需要爱。


    也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教师老龄化、教育观念落后这些原因,让这些在乡村里的孩子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博得进入广阔世界的入场券。


    幸运的是,我们出现了一批热衷教育、回报祖国、乐于付出的支教老师。他们走进乡村,试图改变这些现状,试图用自己的热情影响这里的人。


    支教老师是普通人,但能迸发出超越平凡的力量,这股力量拯救着一个个的生命,这股力量让他们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超人”。


    也庆幸在希望乡村教师计划进入第五个年头时,我们的改变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的关注,他们发现了这样一群充满力量的人。


    在这次韶关访校之旅,教育部门的同志也加入了我们的行程,和我们一起共同关注孩子们和志愿青年人的成长,探讨了志愿者们服务期满后的就业问题等等。


    同时也感谢教育部门的同志对我们的信任,愿意与我们携手解决乡村教育的问题,加快了改变的步伐。


    还记得建斌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你自己,哪怕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收获,也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


    虽然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现状,但是请允许我们再耐心一点,在乡村浇灌自己的努力,终能为孩子们搭建一片天。


    期待下次再见!





    对啦!小编在这里悄咪咪告诉大家,2021-2022年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正招募支教志愿者哦!


    如果你也喜欢学生;如果你也有一颗公益心;如果你也想来一场别有意义的旅行;如果你想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欢迎你来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从你开始。



     报名方式 

    ▼


    【2021-2022年志愿者报名通道】


     捐赠方式 

    ▼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月捐人】


  • 上一篇:湾区青年担当|澳门青年用行动回答
  • 下一篇: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young!
捐助热线

020-87185608|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行政财务部:020-8718560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之三

粤ICP备1208773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04号

友情链接

慈善中国

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广东共青团

i 志愿

亲青公益

我们的伙伴

广东希望工程
微信订阅号

广东青基会
微信服务号

    隐私政策

    项目管理财务管理OA管理超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