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1347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1-11-26 16:47:18
“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
11月2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齐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爱心人士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今年,曾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继龙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欣,是一名68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女士看到朋友转发的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特地从佛山赶到广州,来到广东青基会办公室,详细了解南粤会亲举办的时间、地点、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在工作人员细心解答后,梅女士当即决定资助一名孩子。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如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四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通讯员岳青图由通讯员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