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488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2-19 17:30:00
有一个故事
我们从春天讲到了冬天
有一个故事
我们从昨天讲到了明天
有一位老人
从中国影响到了全世界
1978年冬,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
(资料照片)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
1997年7月1日,邓小平的夫人卓琳来到香港,出席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政权的交接仪式,完成了他的遗愿。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他恢复高考
他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他用行动践行了他的誓言
纪念
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要争取时间,抓住机遇,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希望工程,托起梦想
“希望工程”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关注和支持。1990年,邓小平欣然为“希望工程”题词。1992年4月,为了动员更多人参与“希望工程”,邓小平的题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1992年6月,邓小平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委托工作人员向“希望工程”捐款3000元;10月,他再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2000元。由于工作人员拒绝透露信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多方查询,才终于了解到这位“老共产党员”正是小平同志。
除了自己带头捐款,邓小平还组织家人为“希望工程”捐款。在最初得知“希望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后,邓小平在家中对孙辈进行了一次教育,为孩子们讲述了山区贫困学生求学之路的艰难,号召孩子们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款。在邓小平的影响下,卓琳和几个子女也都陆续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卓琳在和姐姐蒲代英联名给家乡云南宣威“希望工程”捐款时曾致信说:“我们虽然离开家乡数十年,但对家乡人民还是念念不忘,尤其儿童教育问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事。”1994年,卓琳将补发的4000多元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1997年邓小平的外孙女还主动报名在中国青基会作了志愿者。
2004年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邓小平的亲属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生前全部稿费捐献出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专门用于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主要奖励在校大、中、小学生。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997年2月24日,首都群众自发在他灵车去八宝山经过的路途两旁送别。
邓小平遗嘱:捐献角膜,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转自希望工程,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