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基会微信公众号

青基会官方微博

    • 首页
    • 公益项目
      铸魂育人 助学兴教 希望基地建设 健康守护
    • 资助学生
      学生列表 资助标准 项目公告
    •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公示 审计报告 年检报告 捐赠支出 爱心榜 资料下载
    • 新闻资讯
      公示 党支部风采 爱心故事 机构动态 活动新闻
    •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理事会 | 监事会 机构章程 党支部概况 机构荣誉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登录 注册

    首页 > 新闻资讯 > 爱心故事 > 他在大山里开了间画室

    他在大山里开了间画室

    浏览量:5417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7-17 17:33:05


    他在大山里开创画室

    引导孩子们

    用画笔描绘眼中世界

    他将青春奉献于乡村支教

    深耕乡村艺术教育

    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带领学生见证

    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图景


    朱玮杰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支教志愿者

    以青春之我 担时代之责



    2019年,来自韩山师范学院的朱玮杰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的号召下加入了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下称“乡教计划”),成为了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中心小学的一名支教志愿者。从东莞到连山,跨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环境落差,他怀揣着对支教事业的赤忱与热爱,将青春华章书写在了祖国大地之上。



    #01

    大山里的造梦者


    连山县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受险峻地形与基础设施不便的困扰,这里的学生大多没有机会到外面进行兴趣学习或系统的美术培训,无法接触更广阔的平台。即使有条件的学生想要学习美术,也要跑到很远的镇上去培训。


    正因如此,在来到连山永和中心小学不久后,朱玮杰便萌生了成立画室的想法,以争取让对绘画有兴趣的学生获得良好的创作环境。基于永和中心小学“和美课堂”的校园文化理念,他将画室起名为“一和画室”,倾力打造校园美育文化。这间画室以和美共生为模式,以生为美,以美启智。朱玮杰不满足于创立一个普通的美术兴趣班,他更想让这间画室在乡村少年宫兴趣培育的道路上争做第一。



    画室通过学生自主报名、依据平时表现与绘画水平筛选的方法,在永和中心小学内选拔学生组成。接受画室艺术培训的学生不仅不用花费任何费用,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为良好的艺术教育,朱玮杰还主动联系爱心华侨与公益组织,向他们申请室服、手环、礼物等物资捐助,为乡村学生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



    一和画室创办三年来成果斐然,在朱玮杰的带领与指导下,画室们的学生斩获了国家、省、市级等多个比赛的大小奖项:


    2020年连山县“纸船承重”手工比赛二等奖

    第一届粤澳&希望乡村联合巡回画展二、三奖若干

    第十三届FCAC寻彩全国少儿书画展

    特别金奖3名,金奖8名

    银奖10名铜奖8名,优秀奖10名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主题节水绘画征集大赛县级三等奖

    第二届“墨采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

    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喜迎20大,争做好少年”建团100周年

    主题手抄报比赛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5名

    ......



    这间小小的画室里不仅有精彩纷呈的作品,更有与之有关的零碎而美好的瞬间,在记忆中拼凑出了靓丽的画面,共同组成了三年来朱玮杰与学生之间的难忘回忆。


    在他的一步步耐心引导下,学生们点燃了学习绘画的兴趣,更借此开阔了视野,看到了与以往认知中不一样的世界。通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朱玮杰让山区里的孩子也得到了多样的艺术体验,用艺术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


    #02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刚来到永和中心小学支教时,朱玮杰对于“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传达”犯了愁。大多数学生没见过真正的城市,所能捕捉到的素材相当局限,对于这片土地之外的了解更多只停留在手机或电视的屏幕上。这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灵感匮乏,作品单调。不仅是学生难以学习,也导致了老师的教学困难。就在一次偶然的爬山活动中,他找到了教学的有效方法。


    朱玮杰带领学生采风


    与孩子们一同登上山顶远眺整个连山大地,远方山水灵动,云吞雾绕,如同水墨画一般的景色让初来连山的朱玮杰感慨不已。而学生们却不以为然:“也就外地人会觉得好看,这些我们从小就看腻了!”


    正是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为朱玮杰提供了教学思路。他组织学生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眼中所见,并让自己的课堂突破了教室的局限。他经常会带着学生们出去采风,茅田界、鹰扬关、蒙洞古村、永和镇......连山的每一处秀丽景色,都有孩子们留下的足迹。


    孩子们笔下的连山景色


    在三年的支教之旅中,始终不变的是朱玮杰对于学生们的关心与热爱。他一直在探索针对乡村学生的艺术教育方法,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带领学生采风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研学体验中感悟学习,领略生态环境的优美画卷,见证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图景。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格言成为了指引他前行的方向,其“甘当骆驼”的奉献精神与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胸更是广大教育者的榜样。在教学路上,朱玮杰收获良多,抱着“所见皆为美好,所行不负年少”之心,他三年如一日坚持深耕乡村艺术教育,不断摸索前行。


    学生的日常创作构成了朱玮杰支教志愿服务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一次在参加省里的绘画比赛时,学生们熬夜作画准备作品,他们对于兴趣的专注与宝贵机会的珍惜让朱玮杰记忆犹新。补齐乡村艺术教育短板任重道远,这亦是他开办一和画室,坚持打造校园特色美育的初心。


    朱玮杰与永和中心小学的学生们


    “当你们意识到接下来的人生之路与所要选择的那个目标的时候,请坚定自己的信念,一直努力地坚持走下去。去实现它,去成就更好的自己。”面对学生,朱玮杰总是满怀希望与热情。他由衷地期望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大山,可以去外面看一看更为广阔的世界,走向更大的人生舞台。



    #03

    用一年时间 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


    作为一名延期志愿者,朱玮杰两次选择延期支教,在永和中心小学坚守了三年。“用一年时间,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乡教计划的slogan令朱玮杰感触颇深,也成为了他最初选择参与乡教计划的直接动力。对于支教事业的无限热情与对当地学生的热爱,支撑他走过了三年的岁月。



    在他看来,育人和种树其实是同样的道理。每一个栽培者都希望能够见证从播种到开花,再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当这一切慢慢地实现之后,会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和期待都是值得的。”朱玮杰笑着面对镜头为三年来的坚守作出了解答。


    三年的支教之旅即将画上句点,从青涩的支教志愿者到乡教计划的“老人”,朱玮杰将满腔的教育热情倾注在了学生身上。新一年度的乡教计划志愿者也将奔赴岗位,对于加入乡教大家庭的小伙伴们,朱玮杰也留下了自己的寄语与祝福:


    “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真正地沉下心、静下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能够把这件事做得至善至美,我觉得就不负此行了。”



    广东青基会诚挚邀请您成为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 月捐人

    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为孩子们创造无限可能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 上一篇:听我说谢谢你
  • 下一篇:广东的爱心书屋到西双版纳了!
捐助热线

020-87185608|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行政财务部:020-8718560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之三

粤ICP备1208773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04号

友情链接

慈善中国

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广东共青团

i 志愿

亲青公益

我们的伙伴

广东希望工程
微信订阅号

广东青基会
微信服务号

    隐私政策

    项目管理财务管理OA管理超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