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566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10-03 11:19:33
从教二十余年
他始终扎根山区,矢志育人
胸怀责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毅然报名
“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
三年支教之旅
书写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平凡的教育者,做着不平凡的事
将师者之爱与赤诚之心
由南粤大地播撒至西北边疆
他,就是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优秀援疆教师
开平市大沙镇希望学校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李泽权
李泽权
现任开平市大沙镇希望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曾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进行3年的支教工作,回到家乡后,在开平大沙镇希望学校工作。先后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文明家庭”;江门市 “最美家庭”;开平市十大“最美家庭”;开平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援疆教师等荣誉。
让爱在援疆路上出彩
2017年末,教育部等四部门正式发文全面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得到消息的李泽权毅然报名,前往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支教。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因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到校视察而闻名全国,他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暗暗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让爱在援疆支教的路上出彩。
在此之前,李泽权已有二十余年的教龄,一直扎根山区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来到新疆后,由于受时差、气候、饮食等因素影响,李泽权的身体一下子未能适应过来,病倒了数次。但每一次他都咬紧牙关,积极面对,并加强锻炼身体,用最短的时间调整好自己,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在新疆的三年支教生活中,李泽权"身兼数职",除日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起了文化宣传的重任。在工作中,他带领当地美术老师大胆创新,在日常工作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带领徒弟将主题画由校园文化延伸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为广东教育援疆的“青蓝”工程增添异彩。
师者之爱 以心育人
在疆期间,李泽权便带领团友经常加班加点义务为社区和乡镇的文化建设做贡献。创作捐赠大量艺术品、手绘围墙几千平米、绘制多条文化长廊、担任村委艺术学校的义务辅导老师......疏附县处处皆有援疆教师"文化润疆"的痕迹。因一腔赤子之心与对教育的热爱,他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与欢迎,以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奉献,圆满完成了援疆的支教任务。三年来,累计收获荣誉称号三十余项,相关事迹亦受到了各大媒体的报道。
2021年8月,李泽权顺利完成了三年的新疆支教任务后,远赴开平市最边远的大沙镇希望学校主持全面工作,他乐于奉献的精神在这座大山里的学校继续发光发热。开平市大沙镇希望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前身为显仁书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服务着周边72条自然村的村民们。
李泽权来到学校主持工作后,紧抓教育质量,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比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沙镇希望学校不仅荣获"开平市大沙镇管理先进单位"等集体奖项,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校容校貌也变得更加亮丽,各项学习成绩也有稳步提升。李泽权"以赛促学"治校方针取得明显成效——全校师生近170余人次取得良好成绩,荣获市级以上荣誉56项之多。
李泽权召开会议指导学校工作
而李泽权本人也在学校师生帮助与鼓励下,先后荣获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百名年度优秀教师、江门市十大“基层网红人物”和百名年度优秀教师、开平市“助人为乐”好人奖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二十余年默默耕耘,两百余项荣誉称号。李泽权以师者之爱,挑起育人重担,用青春岁月诠释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
大山里的守护人
有人经常问他,你是学校一把手,为什么干这些苦活呢?李泽权总是微笑地说:“我是学校最年轻的男教师,这些苦活不干?谁来干?”他以校为家,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许多工作都亲力亲为,白天上班作行政管理工作和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下班后做学校的后勤工。
大沙镇希望学校位于开平市最边远的山区,又是全市饮用水的源头。为保护水源,这里不能建设工厂,就业成了一大难题。许多家庭都前往城市发展,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办公经费也严重不足。
因此,李泽权下班后便为学校义务修窗帘,安装水电,除杂草,当防疫义工......他还利用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亲自建设校园文化,省出的经费则用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
李泽权绘制校园艺术文化墙
他用实际行动感染了全体教职员工,老师们也自发地跟随着他一起投身到校园建设工作中。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大沙镇希望学校营造形成了勤奋求实的校风、创新进取的教风与乐学好知的学风,向着农村优质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李泽权为学生们开设安全教育讲座
在大沙镇希望学校的老师们看来,李泽权是一个不忘初心,始终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少不了重重险阻的困难与挑战,但他依旧奋勇前行。因为在这背后,承载着许多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对于李泽权而言,教育事业已融入了他的生命。这位平凡的教育者,用二十余年的青春岁月,写下了不平凡的责任与爱。
广东青基会诚邀您加入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月捐人
关注乡村青少年教育发展
为孩子们提供
更好的教育机会
点亮求学路上美好明天
撰稿 李泽权 杨淇羽
资料来源 李泽权 开平发布
责任编辑 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