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1189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10-20 15:02:20
网络上隔段时间就有人问
那个当年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孩子
现在怎么样了?
如今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的刘秀祥表示
走出大山不应该是为了逃离大山
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大山
成为深山学子的“引路人”
赴京履职的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让像他一样
在大山深处从教的乡村教师
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时间回到2008年
贵州省望谟县的高中毕业生刘秀祥
背着患病的母亲
跋涉千里,到山东读大学
一时引起轰动
这些年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刘秀祥
身上多了许多身份
党的二十大代表
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
这名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
把自己的使命写在微信名中
“刘秀祥:助学走乡村”
助学——是他最近十年的人生主题
故事还得从十年前讲起
2012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
许多企业听闻他的事迹
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也是在毕业这年
曾经一起捡过废品谋生的
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
自己不想上学了,准备结婚
刘秀祥想到
自己靠上学改变了命运
但在家乡,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他的心愿既宏大又具体
他要回乡,他要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
当年读中学、大学时
穷得叮当响,他也执拗地不肯接受资助
如今他走到哪儿就问
能资助我的学生吗?
靠这样坚持不懈
他陆续从1000多人那里
“争取”到了1300多万元
让4200多名学生受到资助
助学的另一面
是他出色的教学成绩
2015年,刘秀祥接手了一个高一班级
这个班以成绩差“著称”
中考总分700分
全班最高分258分
最低分只有100多分
那三年
他陪着学生上早读、下晚自习
带学生到家里吃饭、谈心
三年后,中考成绩258分的学生
高考考了586分
全班47名学生都考上了大学
为了带好学生
刘秀祥将一大半工资都花在学生身上
时间也几乎都投入到学生身上
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当教师这些年,刘秀祥不辞辛苦
到处做公益演讲
一次次讲起那些心酸的过往
他说:“我一遍又一遍地讲我自己的事
不是为了向社会上的人博取同情
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
给他们精神上的激励
希望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
回乡十年,刘秀祥最初的心愿
逐渐变成现实
2012年,望谟全县只有70人录取本科
2022年,1302人考上本科
总上线率达到55.48%
他很高兴自己为此出了一份力
这名有1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说
“有种说法‘寒门难出贵子’,我不赞成
我为什么要当贵子?
我只做一个平平凡凡的
对国家有用的工作者,不可以吗?”
刘秀祥把青春献给教育事业
为乡村学生照亮人生之路
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乡村小学里
也有一群用爱与责任
点亮孩子梦想的支教老师
他们是来自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支教志愿者
“用一年的时间
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
这群怀揣公益梦想的青年
希望用1至3年的时间
站上三尺讲台
介绍乡村以外的世界
链接资源
助力办学条件改善
他们将青春
奉献在南粤乡村大地
怀抱满腔热忱
前往广东偏远乡村学校
甘做乡村教育的螺丝钉
△通过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支教志愿者带去的“小而美公益项目”,茂名市高州市曹江镇溪田小学的孩子们获得了新阅览室。
湛江市麻章区赤岭小学洋水岭校区
在支教老师到校前
全校七个年级
却只有5名在编老师
当地条件好一点的家庭
都会把孩子送去镇上读书
留在这个学校的
大多数是农民家的孩子
支教志愿者到来后
不仅给孩子们开展音体美
性教育、阅读教育等素养课程
还带孩子们走出乡村
参加各类省级比赛
△2019年,湛江市麻章区赤岭小学洋水岭校区迎来了学校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支教志愿者王晟。
在潮州市饶平县联饶镇下寨小学
支教志愿者许锐锋老师
所带的16名毕业班学生
有4名考上县重点中学
是该校建校以来
第一次有学生考上重点初中
△支教志愿者许锐锋带着孩子们上体育课。
韶关乐昌市廊田镇的白山小学
在支教志愿者到来后
教师平均年龄由51岁降到37岁
还建起了“希望图书室”
潮州市潮安区田东小学
一度仅有5名在岗教师
学生流失严重,濒临关闭
支教志愿者到来后
不少学生“慕名”转学回到村里读书
学生人数15年来首次实现增长
截至2022年10月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累计招募选派5064人次志愿者
陆续为粤东西北13个地市、62个县区的
2013所乡村小学提供支教服务
提供逾281.3万节精品课程
惠及超68万名乡村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称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
共同建设中国教育事业
更多孩子得以走出深山
奔赴开阔世界
搭乘新时代列车,向光而行
抵达更美好的未来
扫码支持乡教计划
来源:广东共青团
责任编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