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基会微信公众号

青基会官方微博

    • 首页
    • 公益项目
      铸魂育人 助学兴教 希望基地建设 健康守护
    • 资助学生
      学生列表 资助标准 项目公告
    • 信息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公示 审计报告 年检报告 捐赠支出 爱心榜 资料下载
    • 新闻资讯
      公示 党支部风采 爱心故事 机构动态 活动新闻
    •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理事会 | 监事会 机构章程 党支部概况 机构荣誉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登录 注册

    首页 > 新闻资讯 > > 爱学生,就是教育的初心

    爱学生,就是教育的初心

    浏览量:4423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12-11 15:08:44

    刘璐,出生于山西临汾,2016年考取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专项,支教于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济美小学,担任五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全校一到六年级体育老师。曾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汕头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支教服务期满后,她选择留任潮南区一所学校,就任高一年级体育老师,继续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明明可以以研究生的身份留在城市,获得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她偏要加入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专项,到乡村支教——对于来自山西的刘璐来说,虽然亲友们都不理解甚至反对她的选择,一脚踏进汕头潮南区雷岭镇济美村的她却有一种“梦想实现的感觉”。


    这份执着,缘于她研二时不经意的一瞥,“让乡村孩子获得同等优质教育”的愿望就此扎根在她心底。在异乡支教的两年,她用不一样的体育课和诗歌课,带领他们探索身体和心灵的奥妙,让贫瘠单调的乡村教育开出活泼泼的花来。


    而她,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教乡村孩子写诗的体育老师”。


    刘璐和她的学生一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指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引导青年投身农村基层,团广东省委员会在原有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工作(山区计划)基础上,于2015年正式启动“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以下简称“乡教计划”),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走进乡村学校,开展1-3年的支教志愿服务,用教育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七年来,累计选派5064人次志愿者为粤东西北地区13个地市2013所乡村学校提供逾307.7万节精品课程,惠及超68万山区学生。



    01

    因体育,她成为“明星老师”


    来到济美小学,刘璐成了全校六个年级的体育老师。但刚一开始,她就受到了“打击”。


    支教之前,刘璐的想象很美好:孩子们一上课都坐得笔直,眼睛里充满对知识的渴求;乡村孩子跑得快如风,体育应该是他们最擅长的课程。但真正来到这里,印入眼帘的是今儿来明天就不来的孩子,还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读到六年级却连拼音都学不全。对待学科类课程提不起神,体育课也是吊儿郎当——穿着拖鞋或光着脚就来上课。“我担心他们受伤,像老母亲一样反复叮嘱他们要穿运动鞋,他们却当成耳边风。”


    失望和苦恼过后,刘璐决定改变。她先联系了母校华南师范大学,筹来了篮球、跳绳、呼啦圈等体育用品,在全校发起美丽中国的“阳光体育”项目。


    刘璐带着乡村孩子玩体育趣味游戏。


    夹球跳、带圈跑、跳花绳,课间操、平板支撑、仰卧起坐……孩子们发现,体育课原来这么好玩。每周五放学后,刘璐都会把一大箱体育用品搬到操场,招呼各个年级的学生下来一起参与。越来越多的孩子从观望到参与,到后来,每一个新的动作孩子们都会满操场比着练习。


    刘璐带孩子们做简单的平板支撑训练


    对于孩子们的“坏习惯”,刘璐也有妙招。她给体育课立下规矩:不穿运动鞋,就只能站在旁边与老师一起当裁判。这下,孩子们可不愿意了,齐刷刷地穿上了运动鞋。


    不一样的体育课,为孩子们打开一个新世界,刘璐也一跃成了学校的“顶流明星”。只要她一出现,孩子们就会大喊“体育老师”。有一次她因生病出村,刚一回到村口,远远发现她身影的孩子们就已经高兴坏了,一边欢呼着“体育老师回来了”,一边向其他同学“报信”。

    刘璐与乡村孩子们一起玩体育趣味游戏。


    在刘璐的努力下,全校学生体能测试达标率高达98%。受她启发,美丽中国粤闽地区把“阳光体育”升级为核心项目。她还利用暑假的时间,走进韶关、河源、潮州、梅州,为40多名支教老师提供体育教学支持,引导超过20所乡村小学近5000名学生享受体育。



    02

    用舞蹈,她帮孩子找到自信


    在《你笑起来真好看》的音乐中,女孩们手持花球,踩着整齐的步伐起舞。她们脸上充满自信,毫无山区孩子的羞涩腼腆——在近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刘璐带领的济美小学舞蹈队的表演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组建舞蹈队却是刘璐的“无心插柳”——在一次体育课上,她尝试示范了一些简单的健美操动作,没想到竟引起孩子们的热烈模仿。恰巧当时镇上要组织表演,她便萌生了办兴趣班的念头。


    向刘璐学习舞蹈后,孩子们越来越自信了。


    其中的一个插曲让刘璐记忆犹新。一开始,刘璐只想招收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一轮选拔后,有一批女孩被淘汰。第二次选拔,一个叫小琪的孩子虽然和另外几个女孩跳的是同一支舞,但是却坚持独舞。看着她认真跳舞的模样,刘璐突然懂了:“她希望我能看见她。”


    “那一刻,我的内心既感动又羞愧。”刘璐想,“我来到这里,就是为给乡村孩子带来同等优质教育。为了挑选‘苗子’而淘汰另一批孩子,那不是违背了我的初心么?”


    刘璐与舞蹈队的孩子们在一起。


    刘璐当下决定,把所有报名的孩子都留下来,基础好些的进入“梦想班”,其他进入“超越班”,让每一个喜欢舞蹈的孩子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同时办两个班,意味着刘璐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但看着孩子们变得愈发自信有活力,她就觉得“太值得了”:常因为母亲的出走而郁郁寡欢的女孩小清,变得开朗爱笑;原本见人就躲的小盈不仅敢于在众人面前跳舞,还向老师要求“要站在前面”……



    03

    教写诗,她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济美小学,体育老师刘璐还有另一重身份——六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六年级的很多孩子还不会拼音,这样的语文怎么教?她决定从最贴近心灵的诗歌入手。为什么选择诗歌?原来在长期的家访中,她了解到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那些被认为‘不好’的行为背后,也许藏着一个破碎的家庭。” 这让刘璐深感心疼,也让她更加渴望走近孩子们的内心。


    她找到了诗歌这个桥梁,利用班会课带来“是光诗歌”课程,还带着他们探索自然,鼓励他们写下感受,让诗歌成为他们的“树洞”。


    刘璐与学生一起读诗。


    有学生写下《你在哪里》:“过去的你去哪里了/你什么时候可以回来/那个天真 没有阴影的你”。看了这首诗,刘璐才知道这个学生曾受过欺负。


    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身体上的变化,敏锐的刘璐便为将生理健康主题课《我爱我自己》带进课堂,教孩子们如何洗澡、如何保护自己,还告诉学生“如果父母吵架,那不是你的错,跟你没有关系”。


    学生们学习有进步了,刘璐会给他们送上奖状。


    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写下同题诗:“风的第一句是‘呼呼’/叶的第一句是‘沙沙’/水的第一句是‘哗哗’/我的第一句是‘我爱我自己’”“我爱我自己/如同鸟儿爱蓝天/如同鱼儿爱水流/一刻也不能放弃”……


    “这些小诗藏着他们的‘成长密码’,我愿意当解码的人。”刘璐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亮了。

    (注:文中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04

    爱学生,就是教育的初心


    关于支教的“执念”,其实埋藏在刘璐的成长里。她从小就跑得快,是一路“跑”进大学的。但上了大学才发现,很多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同学会玩各种球类,出身县城的刘璐却只会跑步,她通过体育感受到了城乡差异。在就读研究生时,刘璐带着“如何用体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论文题目走访各地,更深刻地了解到这种差异:城市孩子的体育课都丰富多彩,乡村孩子上的课却是“放羊式”的,不是在集合,就是在自由活动。


    读研二那年,刘璐偶然看到“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海报。上面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她:“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


    与学生在一起,刘璐脸上满满都是笑容。


    她觉得为乡村孩子带来好的教育,不仅是要把优质课程带给他们,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爱。特别是面对学习不积极的孩子,高高在上的“教育”没有力度和温度,学生不会认可。只有真诚的爱,才能为学生带来改变。她也会认真告诉学生: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老师都会爱你。爱学生,就是教育的初心。


    家访路上,刘璐和支教队友一起与学生合影


    刘璐说,现在孩子们比她刚来时主动多了,在不需叮嘱的情况下,也能按时完成作业。通过体育课和诗歌课,也让他们打开眼界和心灵,找到了快乐和自信。而刘璐也收获了太多的爱的回报和感动。她想,“育人”也是在“遇自己”吧。


    照亮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在闪闪发光——

    她教给学生知识,学生也静静陪她成长;

    她为学生付出善意,学生也回报予她温暖和希望。


    刘璐结束两年支教,继续用爱心和力量助力潮南区教育事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变化的是岗位和年龄,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结束支教后的刘璐,选择留在潮南区继续发光发热,留任一所实验学校,就任高一年级体育老师,继续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时刻铭记教育的初心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刘璐说。


    扫描二维码成为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月捐人

    为乡村学生带来更多支教老师



    素材来源:广东志愿者、南方+客户端、粤团发布、美丽中国、潮南团委

    责任编辑:晶晶


  • 上一篇:点击回顾街舞志愿者的难忘瞬间!
  • 下一篇:“能在学校吃上香喷喷的饭菜,真像做梦啊!”
捐助热线

020-87185608|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行政财务部:020-8718560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之三

粤ICP备1208773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04号

友情链接

慈善中国

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广东共青团

i 志愿

亲青公益

我们的伙伴

广东希望工程
微信订阅号

广东青基会
微信服务号

    隐私政策

    项目管理财务管理OA管理超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