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广东再次开启急冻模式 #广东上演一夜入冬# 冲上热搜 每当天气转冻时 又是广东阿妈出动的时候 每年冬天她们总有这些特定词语和对白 凉浸浸、阴阴冻、打冷震、冻冰冰…… 这些粤语降温口头禅, 你知道几个? (点击图片看广东后生仔的回应) ↓ ↓ ↓ 冬日虽冷 但我们的心却是暖融融的 因为就在昨天 参加南粤会亲主会场的受助学子们 已经抵达广州啦! 一起看看孩子们的照片吧 南粤会亲学生抵达广州 进行核酸检测 为南粤会亲活动做准备 广东青基会还为孩子们准备了 南粤会亲爱心大礼包 接下来三天还有满满的行程 在等着孩子们参加哦 孩子们会统一进行健康义诊 检查视力、口腔和脊柱 还会到二沙岛游玩,感受珠江风采 第二天是孩子们和爱心资助人见面的重要时刻 也是打卡广州红色景点 参观动物园的快乐日子! 猜猜孩子们最想看到什么动物
浏览量:2488 2021-11-26 15:35:5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通讯员 岳青 图/通讯员供图 11月26日,“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在广州启动,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他们将与爱心人士相见,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升级为覆盖全省21个地市的“南粤会亲”。13年来,该项目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据了解,今年该项目将资助全省2000多名农村学子。 接下来,爱心人士与受助学子将同游广州。他们将走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领略革命先辈的理想情怀,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州的奋斗历程。除了现场会亲,今年延续了“云会亲”方式,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可以与农村学子相聚云端。 启动仪式上,受助学生曾彩琳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暖心故事。2012年,还在读小学的她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她们一见如故,此后始终保持书信往来。今年,曾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谢谢各方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才能勇敢追梦。” 2011年,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首次参与“南粤会亲”,至今已经整整十年,资助超过170人。他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困境学生,其中有6名学生顺利考上了大学。孩子们经常给肖继龙写信,每当收到他们学业进步的好消息,他都特别开心。 “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此外,他时常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南粤会亲”资助群体中,涌现出不少“95后”“00后”。他们当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俊朗,捐出自己的国家奖学金,用以帮助困境学生。
浏览量:3646 2021-11-26 11:01:14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岳青 11月26日,“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今年南粤会亲活动期间,主办方将组织爱心人士与受助学子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红色文化场所“打卡”。 南粤会亲架起爱心桥梁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参会的领导和嘉宾给南粤会亲的孩子派发书包及红色绘本。 通讯员供图 “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彩琳回忆着她们当时见面的场景。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先生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先生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 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刚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叶先生、考上事业单位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马小姐和谭小姐,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俊朗同学,都通过广东青基会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粤会亲的项目,毫不犹豫资助困境学生,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被迫放弃求学追梦。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 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今年是宋女士参加南粤会亲“云会亲”的第二年,这次“云会亲”,她和孩子乐乐一同参与,希望能为孩子们建立爱的链接。在“云会亲”的过程中,乐乐和受助学生交流、分享,相互给予鼓励及支持,约定今后继续保持书信联系,共同成长。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困境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浏览量:3364 2021-11-26 10:58:4411月2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团省委书记池志雄,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梁均达,广东青基会理事长李萍,富力集团党委书记王自后以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四巡回指导组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希望工程传承红色基因 希望工程是党领导下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在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发展起来的。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的寄语中强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要求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号召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青团更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南粤会亲活动期间,主办方特别组织爱心人士与受助学子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红色文化场所“打卡”,一路领略革命先辈的理想情怀和奋斗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在广州的奋斗历程,深切感悟百年辉煌党史,从中汲取向上的红色力量。 南粤会亲架起爱心桥梁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彩琳回忆着她们当时见面的场景。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先生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先生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欣女士,是一名68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来到内地生活后,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参与的公益活动,争取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女士看到朋友转发的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特地从佛山赶到广州,来到广东青基会办公室,详细了解南粤会亲举办的时间、地点、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在工作人员细心解答后,梅女士当即决定资助一名孩子并来现场参加活动。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刚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叶先生、考上事业单位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马小姐和谭小姐,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俊朗同学,都通过广东青基会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粤会亲的项目,毫不犹豫资助困境学生,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被迫放弃求学追梦。“95后”“00后”们接过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老师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四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今年是宋女士参加南粤会亲“云会亲”的第二年,这次“云会亲”,她和孩子乐乐一同参与,希望能为孩子们建立爱的链接。在“云会亲”的过程中,乐乐和受助学生交流、分享,相互给予鼓励及支持,约定今后继续保持书信联系,共同成长。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浏览量:3912 2021-11-26 10:18:57中新网记者 王坚 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26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仪式现场,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彩琳回忆着她们当时见面的场景。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先生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先生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欣女士,是一名68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来到内地生活后,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参与的公益活动,争取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女士看到朋友转发的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特地从佛山赶到广州,来到广东青基会办公室,详细了解南粤会亲举办的时间、地点、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在工作人员细心解答后,梅女士当即决定资助一名孩子并来现场参加活动。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刚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叶先生、考上事业单位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马小姐和谭小姐,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俊朗同学,都通过广东青基会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粤会亲的项目,毫不犹豫资助困境学生,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被迫放弃求学追梦。“95后”“00后”们接过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老师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四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今年是宋女士参加南粤会亲“云会亲”的第二年,这次“云会亲”,她和孩子乐乐一同参与,希望能为孩子们建立爱的链接。在“云会亲”的过程中,乐乐和受助学生交流、分享,相互给予鼓励及支持,约定今后继续保持书信联系,共同成长。 据悉,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完)
浏览量:3451 2021-11-26 09:58:0511月2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 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团省委书记池志雄,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梁均达,广东青基会理事长李萍,富力集团党委书记王自后以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四巡回指导组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今年南粤会亲活动期间,主办方特别组织爱心人士与受助学子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红色文化场所“打卡”,一路领略革命先辈的理想情怀和奋斗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在广州的奋斗历程,深切感悟百年辉煌党史,从中汲取向上的红色力量。 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彩琳回忆着她们当时见面的场景。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 刚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叶先生、考上事业单位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马小姐和谭小姐,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俊朗同学,都通过广东青基会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粤会亲的项目,毫不犹豫资助困境学生,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被迫放弃求学追梦。“95后”“00后”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原标题《100名粤东西北农村少年欢聚广州,开启“南粤会亲”》)
浏览量:3642 2021-11-26 09:49:52你造吗?现在小学生会的可多了 自从课后服务推出以后 学校里的课程再也不止语数英 有每一幅画都对应古诗的沙画课 有用程序编游戏的编程课 还有发挥奇思妙想的手工课…… 编程课 手工课 沙画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种各样的校本课 只想让人感叹:我生早了! 不过,很多人都觉得 这些高大上的校本课 只存在于城市的学校中 BUT! 我们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项目校 一点也不输哦 猜猜这是什么课?(左滑揭晓答案!) 在历史悠久的潮州 灯谜文化一直传承至今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三村小学 充分发挥主场优势 将这一传统文化带入校园 邀请潮州市灯谜协会 到校开展灯谜讲座和特色灯谜课 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 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年 学校老师特别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 将灯谜活动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四史”灯谜进校园宣传活动 每年的灯谜活动 主题都不一样 今年的主题有党史 核心价值观、反腐和廉政 一起来try try真题吧~ (答案见文末) 问 中原一统,纵横四方 答 打2字核心价值观 问 华章熠熠贯日月 答 打2字核心价值观 问 党员带头,坚持两手抓 答 打1字(15笔画) 问 廉政官员人人夸 答 电视用语 怎么样?你能答对几个? 三村小学的同学们可答对了不少哦 必须给三村小学的灯谜课 点个大大滴赞 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中国传统灯谜文化 还丰富了学校的课程 学生们的技能+11111 三村小学的学生们可以骄傲地说: “我们学校有灯谜课,你们有吗?” 隔壁村的小朋友都羡慕哭啦 三村小学受邀参加潮州市的校园灯谜比赛 如果你也想支持更多 像三村小学一样的乡村学校 那就快加入我们 成为【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月捐人】 恰逢今日感恩节 在今天为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捐款 还能获得腾讯的随机配捐!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 快扫描下图二维码 一起支持乡村教育吧 感恩你的每一份爱心 广东青基会的【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正在参加“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慈展会乡村振兴联合行动项目,今天捐赠1元以上有腾讯随机配捐哦! 点击查看灯谜答案 1.自由;2.文明;3.撑;4.高清
浏览量:4397 2021-11-25 15:29:50爱,是寒冷冬日的灿烂阳光 为窘迫困顿的人带来人间温暖 爱,是漆黑天际里 闪耀着的千万颗恒星 为黑暗中前行的人点亮希望 即使相隔千里 爱与温暖仍能冲破时空限制 流淌于受助学子与爱心捐方之间 11月8日至20日 来自省内32个县区、72所学校的 100名困境学子与他们的爱心资助人 通过线上视频相聚 学子们终于能亲口感谢 在困难时向他们伸出双手的爱心人士 爱心资助人们也终于见到 心中默默牵挂的孩子们 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些有爱的故事 病床上的会亲 爱心资助人衣霞老师和她的丈夫,2019年成为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支教老师,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后来因父亲病重,衣老师返回新疆照顾父亲。 虽然远在新疆,衣老师一家仍然心系困境学子,她与丈夫、卧病在床的父亲,资助了四名广东希望工程困难学子,希望尽己所能,点亮希望。 今年,衣老师得知有机会在云端与受助学生见面,第一时间与病重的父亲分享好消息。 即使身体状况不佳,躺在床上不能言语,衣老先生依然坚持在云端与受助学生见面,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衣老先生眼中流露出最真挚的喜悦与感动,爱的力量在此刻汇聚。 受助学子看到病重的爷爷仍然坚持与他们见面,想起自己的亲人,也流下泪水。他们为衣老先生送上祝福,也坚定了自己求学的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疆与广东,一个在中国的最西北部,一个在祖国大陆最南端,这份爱,跨越了两个时区和近5000公里的距离让没有血缘的“亲人”在此刻相聚相依。 友谊,正发生 爱心资助人宋女士,参与希望工程已有多年,自2005年,她尽自己所能帮助关爱困难儿童,也发动身边很多朋友一起参与助学,组织企业家进行助学活动,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大部分为孤儿),资助金额超10万元。 在宋女士看来,慈善就是学会爱,爱自己,爱别人,爱每一个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尽自己能尽的力,足矣。 今年是宋女士参加南粤会亲·云会亲的第二年,尽管工作繁忙,宋女士还是抽出时间和受助学生见面。 宋女士资助的学生和她的孩子乐乐年龄相仿,这次云会亲,她也让乐乐一起参与,希望能为孩子们建立爱的链接。 在云会亲的过程中,乐乐和受助学生交流、分享,也约定今后继续保持书信联系,相互给予鼓励及支持,共同成长。 南粤会亲,成为两颗童真的心灵之间链接的纽带,虽然相隔两地,但友情的种子却在彼此心中悄悄萌芽生长。 助学金为困难学子们提供的 不仅是简单的物质资助 也是精神上的鼓舞和抚慰 南粤会亲为孩子和资助人 建立起沟通互助的温暖桥梁 让他们成为心灵相依的“亲人” 这个周末 温暖还将继续发生 11月27日 南粤会亲主会场会亲即将开启 100位受助的困难学生 与他们的捐方将见面会亲 并共同参观广州 公众号也将同步进行线上照片直播 扫码关注后,回复“照片直播”即可 号外!号外!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慈展会乡村振兴联合行动项目正在进行 今天至明天捐赠1元以上 即可获取腾讯随机配捐 诚邀您一起扫码献爱心 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浏览量:3298 2021-11-24 15:22:03关注我们的老朋友都知道 每年,我们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项目 都会招募支教老师 去到广东的乡村学校进行支教 我们也会定期去探访各位支教老师 而每次探访,我们都会收到“小惊喜” 有听到支教老师的分享时的欣慰 有看到当地孩子们笑脸时的治愈 还有偶遇让人眼前一亮的校园时的意外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在云浮一所乡村学校收获到的惊喜 小而精美的古律小学 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古律小学,学校共有88名学生,包括幼儿班和小学一至四年级,接近三分之一为留守儿童。学校有8名教职工和2名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廖淑君 、文雅颖。 初进校门,古律小学便让人感受到“小而精美” 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能感受到校长的用心“装扮” 精美的校园一角 古律小学说 其他学校有图书角,我们也要有! 和到访过的其他学校相比 虽然这里的图书数量不是最多的 但这个角落却是最好看的 < 左右滑动查看 > 古律小学的门面担当:有益书吧 据廖老师介绍 墙上的画是之前校长请人来画的 墙上精美的笔触 为图书角增色不少 这个精美的角落 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在此驻足 “盛开”在图书角的梅花 以前的学生亲手制作的小木马,留在了“有益书吧” 在教学楼的白墙上 挺拔的松树寄托了校长对孩子们的期待 在这里的每一个转角,都是一个惊喜 在教学楼墙上的画 用心的老师 没有哪个小学生 能逃得过小奖励的诱惑! 比起单纯的用小红花换奖励 在廖老师的地盘上,我们用转盘来定 表现好的学生能得到一个盖章,每五个盖章可以换一次转盘的机会 有蜡笔、小本子和太空人 而最有诱惑力的 莫过于“免作业”! 多才多艺的学生 古律小学的学生们彼此都很熟悉 而且非常“热情好客” 拉着我们一起比跳绳 活泼的孩子们围着我们 纷纷好奇地发问 “你们从哪里来” “你们是我们的新老师吗” “要不要看我们跳舞” “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学校呀” 虽然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 但我们全能的支教老师 没有错过挖掘孩子艺术细胞的机会 美术课深得学生喜爱 < 左右滑动查看学生作品> 文老师说 在这里,处处能感受到学校的用心 “小而精美”的古小 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 幼儿班的桌椅和篮球场由爱心人士捐助 在广东的乡村地区 还有许多像古小一样的乡村学校 和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支教老师 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廖淑君老师的支教心得 我终于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快乐。这是我在古律小学支教的这段时间里,最大的感受。初到云浮市思劳镇古律小学,望着这大小不过就两栋楼的学校,我感受到了“小而美”。入门是一条几十米的直跑道,跑道尽头是一个花棚,花棚下是乒乓球桌和刻着象棋盘的石桌,国旗从花棚中的一个小洞穿过,当国旗冉冉升起,总能让人想起“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 学校四周的墙壁画着各样的画,为这所小学校增添了绘画之美。学校一角还有一个小书吧,长长的木椅围着石桌,旁边是一排排的书,静待着学生翻阅。 初入学校,我手忙脚乱地开始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数学老师、还有四年级英语老师”的任务。一年级的同学是一张白纸,需要教他们课堂纪律,教他们安全以及卫生,教他们一年级的数学知识。趁着音乐课美术课,教他们手势舞和课间操,教他们画奇形怪状的小房子。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精力十分旺盛,课堂有些过于活跃,但是这也是孩子的天性和童年的快乐吧。这里大部分学生们都十分有礼貌,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有些学生特别喜欢老师,就会折很多的折纸或者画画、做小礼物给老师。仅仅三个月,我已经收到一箱子的礼物了,里面大部分是写着“老师,您辛苦了”的折纸。时常感动,时常感受到快乐。 记得一年级第一次知识检验的时候,平均分只有七十几,到中段知识检验,平均分将近97分。这是这段忙碌的时间里最快乐的事情了!希望能带领我们班继续努力。 乡村的美景随处可见,所以我总是会在闲暇时间拍一下看到的云、看到的晚霞、看到的山。这也是,释放支教过程中的压力的方式之一。在乡教过程中,困难总是有的,而且是时常觉得困难,但是坚持到某个时刻,可能会收获巨大的快乐。一个人“路过”一群人的一年里,我希望学生能收获知识与快乐,我希望我也是。 向上滑动阅览,收获支教老师同款感动 如果您也想助力乡村教育 欢迎扫码成为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月捐人】 每个月少喝一杯奶茶 支持志愿者为乡村孩子带来更有趣的课堂 一个彩蛋: 临走时古小的学生偷偷塞的小爱心 又名“来自小学生的爱”
浏览量:3064 2021-11-23 15:19:40距离南粤会亲主会场会亲活动 还有 5 天! 请查收新鲜出炉的主会场活动流程 ↓ ↓ ↓ ↓ ↓ 主会场活动流程(可长按保存图片) 11月27日(周六)当天 参与主会场会亲活动的爱心人士 将与资助的学生一起 在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会亲交流 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东山校区)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1号 交通指引:地铁1号线、6号线东山口站E出口,出站后自行导航 午餐结束后将出发前往 农讲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新河浦区红色艺术空间学习参观 打卡完广州红色景点 下一站就是参观广州动物园啦 猜猜孩子们最想看到什么动物呢 广东青基会还特别为活动参与者 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和晚餐服务 请留意手机短信和微信群消息 及时确认相关活动信息哦 如您还有其他疑问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广东青基会官方微信 让我们一起期待见面的那天吧 希望大家能享受南粤会亲的温暖时光 滑动查看往年南粤会亲现场照片 如果您不小心错过了今年的南粤会亲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成为1+1爱心助学·月捐人 每个月83元 就可以为困难学子 提供一年的助学金 您也可以成为 希望工程·微心愿的月捐人 和广东希望工程一起 实现孩子们的小小心愿 让我们一起 为了美好的明天 共同创造希望吧
浏览量:2616 2021-11-22 15: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