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 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周末的到来 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奔跑 和爷爷在起风的午后放放风筝 听外婆在院子里讲她年轻时的故事 有家人陪伴的日子 即使是静默闲坐 也有幸福和安暖在心中流淌 但在广东一些偏远地区 仍有一小部分孩子 或是家人离开 或是孤单留守 他们渴望陪伴 渴望温暖 希望有一双如亲人般温暖的手 能够牵着他们一起度过周末 南粤会亲捐助人与受助学子 11月27日 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青年联合会 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 “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 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 会亲活动在广州举行 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 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 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 一起度过了一个温暖快乐的周末 左右滑动查看会亲现场照片 在越秀区少年宫会亲见面后 捐助人与学生一同观看表演 体验亲子剧的轻松幽默 寓教于乐 鼓励孩子勇敢追梦 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快乐中感悟幸福的奥义 亲子剧《梦想飞行队》 在温暖的冬日午后 参观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等红色景点 捐助人耐心地为孩子们解惑释疑 推动乡村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孩子们也大声喊出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左右滑动查看红色景点打卡照片 红色景点参观结束后 捐助人和孩子们一起游玩广州动物园 在共度欢乐时光的同时 建立起如家人般的温暖情谊 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参观动物园 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 胖胖的大象、河马、大熊 巡视领地的老虎、美洲豹 还有温顺的长颈鹿、斑马、羚羊 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 一些捐助人还特地带上自己的孩子 希望通过南粤会亲 在城市和乡村的孩子之间 建立起友爱互助的桥梁 对于捐助人和受助学生来说 这是他们正式认识的第一天 但这短短的一天带给孩子的 不仅是一段快乐的记忆 更是追梦旅途中的鼓励与希望 是艰难时光里的温暖与慰藉 今年的南粤会亲捐助人中 有许多熟悉亲切的面孔 他们连续多年参与南粤会亲助学 长期收到受助学生寄来的感谢信 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南粤会亲也让我们看到不少 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 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 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 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 他们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用行动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因为心中有爱 相信希望 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 爱心人士们在这个周末汇聚 为乡村困难学生带来一次爱心之旅 美好的周末虽然已经结束 但爱的故事才刚刚开启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这份爱与温暖将不断延续 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 第十二届南粤会亲捐助人与学生会亲合影 公众号后台回复“照片”,查看更多南粤会亲精彩照片 因摄影师还在拍摄整理孩子们参观科学中心的照片 部分素材将在后续进行发布,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浏览量:3355 2021-11-28 15:46:3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11月26日,“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在广州开启,来自广东省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在广州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今年,广东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受资助。 南粤会亲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活动期间,主办方组织爱心人士与受助学子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红色文化场所打卡,一路领略革命先辈的理想情怀和奋斗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在广州的奋斗历程,深切感悟百年辉煌党史,从中汲取向上的红色力量。 记者了解到,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95后”“00后”们接过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老师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4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今年是宋女士参加南粤会亲“云会亲”的第二年,她希望能为孩子们建立爱的链接,相互给予鼓励及支持。 据悉,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广东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该项目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 【责任编辑:刘丽梅】
浏览量:11672 2021-11-28 09:45:42点击链接查看报道:https://m.itouchtv.cn/video/be56bc2e5fe0a5427e4cfef624f6f7d7?shareId=DU6jdKfB
浏览量:11665 2021-11-27 16:52:11点击链接查看报道:https://hcs.gztv.com/application/fcinformation/mobile/?t=ArticleDetail319974#/ArticleDetail/319974/undefined
浏览量:11500 2021-11-27 16:49:56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岳青)记者从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获悉,11月26日,“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今年南粤会亲活动期间,主办方将组织爱心人士与受助学子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红色文化场所“打卡”。 南粤会亲架起爱心桥梁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 主办方给南粤会亲的孩子派发书包及红色绘本。通讯员供图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先生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先生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 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刚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叶先生,考上事业单位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马小姐和谭小姐,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俊朗同学,都通过广东青基会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粤会亲的项目资助困境学生。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困境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浏览量:11296 2021-11-27 16:42:45广州城市地标 中国第一高塔 小蛮腰…… 讲到这,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 没错,就是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塔 高达600米的广州电视塔 因其两头大中间细的特殊造型 被市民赋予了“小蛮腰”的爱称 为这一带的珠江景致增添了无限的风情 每个定位在广州的朋友圈都会出现这道“彩虹”的身影 昨天上午, 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学生来到二沙岛 初次见到了小蛮腰 第一次来到城市的他们 看到后无不惊呼:哇,好高呀! 惊叹于珠江风光的学生们 见到只在书里看到过的游船时 显得格外兴奋 带队老师鼓励学生们 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广州的大学! 可爱的学生开心的喊道 “大城市就是大城市!” < 左右滑动查看 > 除了游览二沙岛 广东青基会联合来自 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和泰康拜博口腔的专家团队 为学生们安排了健康义诊 检查脊柱、眼睛和口腔 并给学生们送了健康礼包 叮嘱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左右滑动查看 > 启动仪式 从2012年就与希望工程结缘的曾彩琳 此次也来到了活动现场 与一直资助她的宋美衡阿姨见面 彩琳说,这份爱心带给她的 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 更帮助她重新点燃了梦想的火炬 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再次在南粤会亲见面的宋美衡和曾彩琳 今年考上大学的她 获得了卓定华助学金 让她通往梦想殿堂的道路上 少了些许崎岖和坎坷 正在攻读法学专业的彩琳 不仅当选了班级的组织委员 同时还是学院辅导员助理 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学梦想 从此变成了现实 图为曾彩琳、宋美衡和卓定华助学金代表卓大维 生活的苦难无法阻挡学生们 追逐梦想的步伐 在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 低矮的峡谷将会变成巍峨的高山 平凡的荆棘也会长出美丽的鲜花 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捐助代表王煌律师上台发言 “我们的每一次善举 既是付出,也是收获。” 希望能有更多像王律师一样的爱心人士 关注和参与南粤会亲活动 将这份爱不断传递下去 启动仪式上 有一群因舞动希望街舞课堂 与街舞结缘的学生 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表演 这段表演要归功于 广东街舞联盟的舞蹈支教 在街舞支教老师的指导下,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带来街舞表演《少年》 物质帮助不是唯一 精神文明上的关爱和帮扶 也同样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会亲学生代表带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正值党的百年华诞 本次南粤会亲为学生们 准备了书包、党史学习儿童绘本等礼物 今天上午,学生们已和捐方认亲 并共同观看表演《梦想飞行家》 下午将一起打卡参观农讲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 部分现场照片 为了留住这些美好回忆 此次南粤会亲安排了照片直播 在我们的公众号后台回复“照片直播” 即可获得直播链接,实时更新现场照片 快来保存着珍贵的时刻吧 南粤会亲 温暖相聚 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 您们的到来 让这一刻更温暖
浏览量:3307 2021-11-27 15:43:36“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 11月2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齐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爱心人士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今年,曾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继龙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欣,是一名68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女士看到朋友转发的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特地从佛山赶到广州,来到广东青基会办公室,详细了解南粤会亲举办的时间、地点、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在工作人员细心解答后,梅女士当即决定资助一名孩子。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如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四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通讯员岳青图由通讯员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量:11364 2021-11-26 16:47:1811月26日,「薪火相傳 共築希望」第十二屆希望工程南粵會親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來自五華、信宜、封開、廣寧、連州的100名農村學生歡聚廣州,將與資助他們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見面,度過一個快樂的周末。 本次活動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少先隊廣東省工作委員會、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薪火相傳 共築希望」第十二屆希望工程南粵會親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省關工委主任張幗英,團省委書記池志雄,團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梁均達,廣東青基會理事長李萍,富力集團黨委書記王自後以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十四巡迴指導組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南粵會親架起愛心橋樑 儀式上,曾經受過南粵會親資助的曾彩琳同學分享了她與廣東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讀小學的她通過南粵會親來到廣州,第一次見到了她的資助人——宋美衡,這對「大手牽小手」的夥伴一見如故,一直保持着書信往來。「有次見面是在我讀初三的時候,當時有記者想採訪我,因為害怕,我條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後,她像是我的港灣……」彩琳回憶着她們當時見面的場景。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學並獲得廣東希望工程卓定華助學金,愛心接力資助讓她在逐夢路上有了更多的動力。 來自中國香港的梅瑞欣女士,是一名68歲的退休英語教師,多年來一直堅持參與公益活動。來到內地生活後,她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參與的公益活動,爭取為祖國發展出一份力。一次偶然的機會,梅女士看到朋友轉發的希望工程南粵會親活動,特地從佛山趕到廣州,來到廣東青基會辦公室,詳細了解南粵會親舉辦的時間、地點、資助標準和活動模式,在工作人員細心解答後,梅女士當即決定資助一名孩子並來現場參加活動。 年逾七旬的退休幹部肖繼龍先生從2011年第三屆南粵會親開始參與助學,至今已經整整十年,共資助超過170人。肖先生用節省下來的退休金資助學生,他資助的學生中有6名考上了廣州的大學。他經常收到孩子們的來信,每當得知自己資助的學生取得優異成績,他都會跟廣東青基會的工作人員分享這份喜悅:「這樣的付出太值得了。」他還時常抽空到學校去探望受助學生,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通過微信與他們保持聯繫,分享人生經驗,並提供助學金以外的幫助。 青年參與傳遞榜樣力量 據悉,今年南粵會親的資助方中湧現了不少關注公益的「95後」「00後」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務員、企業白領,還有大學老師、支教志願者,甚至還有在校大學生。剛走上公務員崗位的葉先生、考上事業單位拿到第一筆工資的馬小姐和譚小姐,還有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獲得國家獎學金的王俊朗同學,都通過廣東青基會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粵會親的項目,毫不猶豫資助困境學生,希望他們不會因為家庭困難,被迫放棄求學追夢。「95後」「00後」們接過接力棒,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發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強音! 除了現場會親,今年的南粵會親還延續了「雲會親」的方式,讓未能來到活動現場的愛心人士與100名農村學子相聚雲端。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志願者、愛心資助人衣霞老師和她的丈夫以及臥病在床的父親通過「雲會親」與受助學生見面。雖然遠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繫困境學子,為四名農村學子提供助學金。愛心資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開始參與廣東希望工程助學項目,直接、間接資助學生超80名,資助金額超10萬元。今年是宋女士參加南粵會親「雲會親」的第二年,這次「雲會親」,她和孩子樂樂一同參與,希望能為孩子們建立愛的連結。在「雲會親」的過程中,樂樂和受助學生交流、分享,相互給予鼓勵及支持,約定今後繼續保持書信聯繫,共同成長。 據了解,希望工程「南粵會親」活動源自1994年在廣州舉辦的「羊城會親」和2003年在深圳舉辦的「鵬城會親」,2008年活動升級為全省21個地市都舉辦的「南粵會親」。13年來,累計幫助34746名貧困孩童完成學業,資助金額超過5300萬元,逐漸發展成為廣東希望工程的品牌項目,先後獲得「全國希望工程20年經典項目」「廣東扶貧濟困優秀項目」等榮譽。據活動主辦方介紹,今年全省預計將有超2000名農村學子因此受益。(記者 黃裕勇)
浏览量:11176 2021-11-26 16:41:23今日(11月2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团省委书记池志雄,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梁均达,广东青基会理事长李萍,富力集团党委书记王自后以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四巡回指导组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南粤会亲架起爱心桥梁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彩琳回忆着她们当时见面的场景。今年,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先生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先生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欣女士,是一名68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来到内地生活后,她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参与的公益活动,争取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女士看到朋友转发的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特地从佛山赶到广州,来到广东青基会办公室,详细了解南粤会亲举办的时间、地点、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在工作人员细心解答后,梅女士当即决定资助一名孩子并来现场参加活动。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刚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叶先生、考上事业单位拿到第一笔工资的马小姐和谭小姐,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王俊朗同学,都通过广东青基会了解到希望工程南粤会亲的项目,毫不犹豫资助困境学生,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被迫放弃求学追梦。“95后”“00后”们接过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老师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四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今年是宋女士参加南粤会亲“云会亲”的第二年,这次“云会亲”,她和孩子乐乐一同参与,希望能为孩子们建立爱的链接。在“云会亲”的过程中,乐乐和受助学生交流、分享,相互给予鼓励及支持,约定今后继续保持书信联系,共同成长。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通讯员粤团宣报道。
浏览量:3454 2021-11-26 16:30:03“有次见面是在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有记者想采访我,因为害怕,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了美衡阿姨的背后,她像是我的港湾……”,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 11月2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薪火相传 共筑希望”第十二届希望工程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来自五华、信宜、封开、广宁、连州的100名农村学生齐聚广州,将与资助他们的爱心人士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 “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 仪式上,曾经受过南粤会亲资助的曾彩琳同学分享了她与广东希望工程的故事。2012年,读小学的她通过南粤会亲来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她的资助人——宋美衡,这对“大手牵小手”的伙伴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今年,曾彩琳考上了大学并获得广东希望工程卓定华助学金,爱心接力资助让她在逐梦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 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肖继龙从2011年第三届南粤会亲开始参与助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共资助超过170人。肖继龙用节省下来的退休金资助学生,他资助的学生中有6名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广东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他还时常抽空到学校去探望受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系,分享人生经验,并提供助学金以外的帮助。 来自中国香港的梅瑞欣,是一名68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女士看到朋友转发的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特地从佛山赶到广州,来到广东青基会办公室,详细了解南粤会亲举办的时间、地点、资助标准和活动模式,在工作人员细心解答后,梅女士当即决定资助一名孩子。 青年参与传递榜样力量 据悉,今年南粤会亲的资助方中涌现了不少关注公益的“95后”“00后”青年力量。其中有青年公务员、企业白领,还有大学老师、支教志愿者,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 除了现场会亲,今年的南粤会亲还延续了“云会亲”的方式,让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爱心人士与100名农村学子相聚云端。如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爱心资助人衣霞和她的丈夫以及卧病在床的父亲通过“云会亲”与受助学生见面。虽然远在新疆,但衣霞仍然心系困境学子,为四名农村学子提供助学金。爱心资助人宋女士,自2005年开始参与广东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直接、间接资助学生超80名,资助金额超10万元。 据了解,希望工程“南粤会亲”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2008年活动升级为全省21个地市都举办的“南粤会亲”。13年来,累计帮助34746名贫困孩童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超过5300万元,逐渐发展成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全省预计将有超2000名农村学子因此受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 通讯员岳青图由通讯员提供
浏览量:3348 2021-11-26 16: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