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至21日,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广发银行、太平洋寿险广东分公司启动了今年点燃“心”希望项目义诊活动,来自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为肇庆怀集、德庆两地的63名农村青少年进行义诊筛查,为他们缓解“心”问题、点燃“心”希望。 作为今年广东新时代乡村青少年成长“两帮两促”行动的重点项目,点燃“心”希望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地毯式筛查,精准为我省农村地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青少年提供资助和治疗。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此次活动是该项目今年第一次走出广州开展义诊。在团省委和省青基会的指导下,怀集、德庆两地共青团组织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项目进行宣传,公布义诊的相关信息,为活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义诊期间,医疗专家给63名先心病患者做了详细的检查,其中18名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年龄最小的仅3个月。活动现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钟志敏耐心解答了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工作人员当场为患者发放了先心病资助申请表,接下来,省青基会和省第二人民医院将对申请者进行评估,并根据病情通知其接受资助治疗。 据悉,点燃“心”希望项目启动于2015年,由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如新集团、广发银行、太平洋寿险广东分公司、敏捷集团等爱心企业发起,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共同实施。截至2019年底,该项目共计救治258名先心病患儿,资助金额近260万元。
浏览量:3593 2020-06-22 15:07:2312月21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青春情暖 南粤会亲”——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广东报告会暨第十届南粤会亲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省政府副省长张光军出席活动。来自陆河、电白、乳源、兴宁、连南的100名农村学生欢聚广州,与资助他们的叔叔阿姨见面,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接下来,全省21个地市也将同步举办会亲活动,预计有 2100多名学生受资助。 活动现场,广东希望工程受助方代表、为广东希望工程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团干以及爱心个人和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希望工程”故事。 25年坚持铸就“南粤会亲”金字招牌 “南粤会亲”作为广东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活动源自1994年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会亲”和2003年在深圳举办的“鹏城会亲”,通过组织社会爱心捐方与贫困地区的困难学童结对帮扶,把他们接到城市里来,与资助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亲人”共聚一堂、共享欢乐,搭建了爱心互助的桥梁。2008年开始,活动升级发展为全省21个地市同时举办,25年来,活动累计资助学生31146名,资助金额达4731.15万元。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 ”等荣誉。 今年11月,南粤会亲的公告一发出,全省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纷纷通过12355热线、青年之声、微信等途径认捐会亲学子。仅仅两天时间,100名学子就被爱心人士认捐完毕。许多往年参加过会亲活动的爱心人士都感叹“下手太慢”,“南粤会亲”金字招牌号召力太强大了。 学霸伉俪接过爱的接力棒 希望工程的老朋友、爱心捐方李彩霞也来到了南粤会亲活动现场。她说道,“通过希望工程的资助,我顺利地完成了高等教育,同时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我喜欢的工作。” 2009年夏天,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李彩霞又喜又忧,喜的是十年寒窗苦读终于结出丰硕成果,忧的是家里靠务农为生,七兄弟姐妹同时上学,学费压力实在太大。就在她面临辍学之际,希望工程向她伸出援手,让她顺利步入大学。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和当年一起受资助的同学曾佳因为希望工程喜结良缘,两人许下承诺,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回馈社会。 “希望工程背后,每一位捐款人,跟我们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却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愿意拉我们一把。希望工程帮助了我,我也想尽力拉孩子们一把,让他们变得有力量,有追求!”李彩霞和曾佳工作之后,接过爱的接力棒,将攒下的1.3万元捐赠给希望工程,帮助贫困学子圆上学梦。 从受助者转变为资助者,希望工程在数以百万计的“李彩霞们”心中播种了希望,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坚持社会化动员,为企业和个人搭建爱心平台 希望工程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走社会化动员之路。二十多年来,在一批批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广东希望工程形成了社会化筹资、社会化救助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发展模式。 富力集团近20年来捐款3055万余元,建设希望小学、资助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微心愿”;广东移动捐资3千万发起捐建百所希望小学的活动,还捐了1226万元专款用于第一到六届“南粤会亲”的活动;广东瑞华集团专门设立了卓定华助学基金,从2003年开始累计捐款3781万元,用于奖教奖学。还有碧桂园、完美、时代地产、书香门第等企业,也通过希望工程捐款,助力困难青少年“上好学”。 肖继龙是一名退休干部,10年来,他一直坚持爱心助学,支持希望工程事业,累计捐赠善款20余万元。他经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每当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考上大学,取得优异成绩,他都会跟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分享这份喜悦,说这样的付出太值得了。石磊,一名普通的90后上班族,今年南粤会亲举办前,他将自己辛苦积攒的12万元现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帮助120名贫困学生圆上学梦,用行动诠释90后也是富有爱心的一代!84岁的退休教师黄祖美,从1996年开始资助困难学生,她说希望工程给了她表达心意、回馈社会的平台,也给贫困山区孩子们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关微”是广东希望工程的匿名捐赠者。多年来为希望工程捐款87.84万元,在清远和韶关等地捐建了4所希望小学,资助了93名贫困学生。一直以来,“关微”捐款不留名,默默行善。后来,通过与媒体合作发起寻找“关微”活动,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说,关微就是关爱弱小,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捐资助学的行列中。 准确把握青少年需求变化 从捐资助学、援建希望小学,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的广东希望工程1.0版本,发展到实施南粤会亲、幸福厨房、希望家园,服务困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2.0版本,再到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助力实现“教育均等化”的3.0版本,广东希望工程深刻把握青少年需求变化,实现工作重心向关注“人”的软件支持转变。 2015年,团省委开始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到粤东西北乡村学校开展为期1-3年的支教服务,缓解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的局面。4年来已选派1752名志愿者到732所学校或教学点开展服务。目前有760名支教志愿者在岗服务,他们累积每学期为我省乡村学校提供约40万堂精品课程,惠及20万名山区学生。 提供新助力 播种新希望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广东从1991年开始实施希望工程项目,截止2019年10月,广东希望工程累计筹款10.9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21.25万名,援建希望小学890所,建设“幸福厨房”和“希望厨房”399个,“希望家园”589个,选派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项目志愿者1752名,实施重大疾病救助616例,筹资和资助规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的寄语,体现了党对希望工程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殷切希望。”作为希望工程工作者,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乔林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关心和支持希望工程,继续捐资助学,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所有青少年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他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在共青团的带领下,认真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助学育人的宗旨,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和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着力点,“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浏览量:4315 2019-12-21 11:46:58来自粤北山区农村的19岁男孩张同学,在接到广州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收到一份温暖的通知——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茅台助学金资助决定。2019年9月,包括张同学在内的来自全省9个地市22个县(区)贫困家庭的200名大学新生,都获得一份特殊的资助,帮助他们顺利步入大学。这份特殊的资助由茅台集团联合各级青基会举办的大型公益项目提供。 11月13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2019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公益助学活动”广东地区发放仪式在广州大学举行。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乔林,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聂贵新,中国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广东省区副经理王精骥等领导嘉宾和茅台助学金受助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仪式。 “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肇始于2012年。茅台集团已连续8年,每年捐款1亿元人民币,累计捐款8亿元,资助全国31个省市1600多个县的16万名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解决其从家门到校门的交通与生活费,资助标准为一次性5000元/人。 张同学至今难忘,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家庭陷入困境的灰暗。但他从未放弃,他渴望学习知识,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像张同学一样的贫困家庭,在粤东西北还有很多,通过建档立卡,他们成为政府精准脱贫的对象,也进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项目的资助名单。8年来,茅台集团累计向广东希望工程捐资1050万元,为南粤大地2100名学子的圆大学梦。 茅台集团广东省区副经理王精骥表示,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是茅台集团助力教育事业发展,担负脱贫攻坚使命的重要举措。八年的公益之路,八年的爱心凝聚,“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已经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茅台集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展现“文化茅台”的温暖标识。 广东青基会理事长林乔林对茅台集团八年来助力广东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的善举表示诚挚的敬意。他指出,茅台集团把助力脱贫攻坚与集团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折射出茅台集团的大见识大担当,展现了茅台集团的初心使命和政治意识。帮助优秀的寒门学子上大学,历来是社会慈善事业的重要职责,也是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青基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列入了《广东共青团改革方案》。他表示,刚刚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获得资助的学子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奋进新时代的信心决心。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对青年提出的6点希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用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同时希望各地市团组织和各高校团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者提出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的要求,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将《致4年后的自己》的信置入“时光胶囊”,有的学生对4年后的自己说“在追梦的路上,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坚持才是胜利,记住,要对自己说加油!”有的学生说“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实现属于他们的梦想。我将以虔诚的心态、感恩的心态,去感恩帮助我的人,将来我也会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社会。”与会嘉宾告知同学们,成为茅台学子的那一刻就成为这个国家摆脱贫困、走向更美好未来的特殊见证。所以要求同学们一定不负青春韶华,珍惜大学的时光,努力奋斗,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社会各界也会作为同学们坚强的后盾,让同学们勇敢追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1+1助学”是希望工程最早实施的项目,是希望工程的“老字号”。广东从1992年开始实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近10亿元 ,资助学生20余万名,资助金额近1.9亿元。近年来,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青基会始终把关心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圆梦大学作为重要职责。从2002年开始,广东青基会就开始关注省内高校的贫困大学生群体,积极通过多方面协调社会热心企业与爱心个人等社会资源,努力筹集各方有效资金,并通过各级共青团组织对学生信息进行核实,确保资助名额的落实。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青基会将继续发扬希望工程的优良传统,继续携手社会各界,汇聚更多像茅台集团这样富有强烈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更好的服务青少年。广东青基会也将用最高标准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严格防范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准确、高效地把茅台集团等企业的爱心送到受助学生的手里,把团组织的温暖传递到广大受助学生的心坎里,让团组织成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坚强堡垒。
浏览量:13282 2019-11-13 09:55:15“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广东大学生志愿者的铮铮誓言响彻校园。来全省66所高校、近700名西部(山区)计划志愿者齐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省团校),参加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举办的2019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座谈会暨出征仪式。副省长张光军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现场,碧桂园集团向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推动山区计划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专项做大做强。 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2018年西部(山区)计划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1500小时,达到五星志愿者认证标准,部分代表现场获颁广东五星志愿者证书。 16年,4945名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历练成长 据悉,今年是广东实施西部(山区)计划16周年。截止2018年,我省面向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累计招募选派了298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1957名山区计划志愿者,奔赴西藏、新疆等14个中西部省区和粤东西北12个地市,聚焦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领域,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人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也涌现出了以韦慧晓、冯卓怡、邵书琴、吴道杰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时代优秀青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晟,于2018年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加入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服务于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赤岭小学洋水岭校区,负责教五年级的语文课,全校六个年级的美术课和一到二年级的书法课。经过一年的努力,王晟老师所教班级的语文从全班只有一人及格,优秀率为0,到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25%,班级排名从全区倒数提高到全乡村校区第一。他还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特长,使用丰富新颖的艺术教学方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艺术天赋与闪光点。带领学生参加市区、市、省级绘画大赛,并获得奖项。他说:“一年的时光很快,转瞬即逝。一年的时光却又很长,长到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一年里我从在高校里只关心学业的象牙塔里走了出来,成长为了一个有耐心的老师。我也相信有更多的志愿者会比我做得更好,让我们接力奋斗,支援建设边远落后乡村教育事业。愿我们一届又一届志愿者,从这里出发,从现在出发,脚踏实地,努力用行动去践行理想,用爱与责任去浇灌祖国大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让青春梦与中国梦同行” 据西部(山区)计划省项目办统计,超过30%的西部(山区)计划志愿者服务期结束后选择了留在服务地或去其他服务地工作;尚在服务期的志愿者中,30%表示愿意继续到西部或省内不发达地区工作。 创历史新高,2019年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志愿者达800 今年,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专项志愿者招募人数达800人,创历史新高。支教志愿者将全部将派往粤东西北偏远薄弱山区农村学校,致力缓解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的局面。自2015年起,全省累计招募选派近2000名支教志愿者到12个地市、近600所学校(教学点),每名支教志愿者平均每周承担课程量达15节,累积每学期为我省乡村学校提供近十万节精品课程,惠及逾五万名山区学生。
浏览量:3644 2019-07-17 16:35:21“故事书、小玩具、零食包”,这些以往孩子们最期盼的六一礼物,因为一份大礼包的到来,被学校80 多名孩子彻底抛到了脑后。他们收到的这份大礼,是来自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捐资25万元人民币,为他们援建的“希望工程电脑教室和图书室”。四年级的彭月琪开心的说到“新的教室好漂亮呀,马上我们就可以每个星期都上电脑课,还能在坐在舒服的沙发上看崭新的故事书呢!” 5月30日,伴随着同学们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和爽朗清透的欢笑声,海丰县海城镇埔仔垌小学中建钢构“一教室一书屋”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乔林,中建钢构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周发榜,华南大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世璞以及中共海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卓凛波等出席活动。 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学校的希望工程电脑室、图书室揭牌,并与师生代表在学校爱心园种下了“希望树”。中建钢构志愿者还为埔仔垌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趣味电脑课和读书会。 埔仔垌小学同学们以朗诵、大合唱等文艺汇演庆祝节日,同时也对长期以来关心和爱护他们成长的各界人士表示真挚的感谢。 卓凛波表示,海丰县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埔仔垌小学前身是红军在埔仔垌地区战斗时的一个据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建钢构向埔仔垌小学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为推动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彰显了央企担当。 周发榜表示,除了“一教室一书屋”希望工程,中建钢构还将邀请埔仔垌小学的同学们参加中建钢构“蓝领子女夏令营”等公益活动,让一堂好课、一本好书、一次远行、一份礼物点亮孩子的希望,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梦想的天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林乔林勉励小朋友们要听习近平爷爷的话,要志存高远,激发奋进潜力;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埔仔垌小学希望工程“一教室一书屋”落地是中建钢构从“捐资”到“捐智”企业助学模式的里程碑。中建钢构还将继续加强与广东省青少年基金会、海丰县教育局及团委的交流,以海城镇埔仔垌小学为公益主阵地,深入开展“员工支教织梦行动” “中建钢构建筑课堂”“乡村儿童夏令营”“爱心结对子”等教育扶贫公益活动,点亮边远革命老区学生对于未来的美好梦想,彰显“捐资更捐智”的央企担当。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继续呼吁更多像中建钢构这样的爱心企业加入关爱关心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行列
浏览量:13392 2019-05-30 11:26:053月21日上午,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张志华同志主持召开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优秀志愿者座谈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研究推进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来自粤东西北的11名支教志愿者以及团省委组织部、省希望工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听取了希望乡村计划优秀志愿者代表的支教工作报告、对团省委工作及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意见、建议。 志愿者们表示,希望能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链接到乡村,给乡村孩子、乡村教师赋能。张志华同志对志愿者的服务表示肯定,并对志愿者及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提出了六点期望和要求:第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思想论断;第二,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做公益,挖掘社会资源并链接到农村;第三,要融入、加入当地的扶贫工作;第四,要关注并积极推动当地团组织、少先队、社团组织的建设;第五,项目办要积极为志愿者争取考试、技能教育等激励政策;第六,项目办要强化保障,提供更多配套支持,让志愿者们在公益路上不孤单。 下午,志愿者一行前往碧桂园集团总部参观学习。在国华纪念中学,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全国第一所纯慈善的公益学校的办学情况。随后参观了碧桂园历史纪念展馆,了解碧桂园集团发展历程。接下来,团省委、省青基会将进一步深化与碧桂园集团合作,扩大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项目规模,推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浏览量:5810 2019-03-21 16:36:111月22日,在广东省团校白云校区,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合作启动仪式正式举行。150余名来自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支教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自2015年启动至今,每年选拔优秀的应届生、社会爱心人士,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培训,经过考核后,志愿者于学期伊始奔赴粤东、西、北偏远山区学校开展为期1-3年的支教。在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也组织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小而美的公益项目。项目实施三年来,共计招募青年志愿者987名。“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每名志愿者平均每周承担了15节课程的教学任务,累积每学期为全省乡村学校提供逾10万节精品课程,惠及4.7万名山区学生。项目的愿景是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老师执教乡村三尺讲台,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的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根据此前3年的项目实施情况来看,乡村学校艺术教师缺乏、水平有限等情况越来越成为制约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瓶颈。这也是在“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项目中开设美术支教专项——“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原因。 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由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针对乡村美育发展现状,在省青基会的“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项目中,开设美术支教专项,组建一支美术支教志愿者团队。同时,以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的专业资源投入,链接资深的艺术家、当地美术专业院校、美术馆等专业力量,组建教研组,设计、研发一套适合乡村美术老师的培训课程,采取网络授课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支教乡村美术教师艺术素养和水平。透过美术馆等资源开展乡村艺术展览,绘画比赛等活动,使得乡村孩子的潜能能够得到激发与展示。结合许钦松少儿创艺奖的举办,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致力于打造一支扎根乡村教育的美术教育教师、返乡青年队伍,真正服务乡村、造福乡村,促使乡村美育持续提升。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吴阳平先生,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许钦松先生,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邓红兵先生、秘书长郭媛女士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当天的合作启动仪式。 在合作启动仪式现场,吴阳平表示: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是不可或缺的;而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中,乡村艺术教育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创始人许钦松表示,一直希望为乡村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许钦松指出:“当下教育,对人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往往侧重于知识水平与健康的身体素质等方面,而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由此,提出开展的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就是想通过提升乡村美术教师的教育水平,为乡村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美术教育播撒出希望的种子,让审美改变孩子人生。 启动仪式现场,许钦松再次以导师的身份站上讲台,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美术课,他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艺术支教的行列。“当下教育,对人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往往侧重于知识水平与健康的身体素质等方面,而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出开展的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就是想通过提升乡村美术教师的教育水平,为乡村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美术教育播撒出希望的种子,让审美改变孩子的人生。” 随后,现场的支教志愿者也分享了自己在乡村学校开展美术课的经历,也表达了乡村美术教育的难处,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力量的加入,乡村美术教育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浏览量:5346 2019-01-25 07:23:581月19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富力集团联合主办的“青春情暖 爱伴童心——第九届希望工程·富力南粤会亲活动”在广州启动。100名来自始兴、兴宁、陆丰、徐闻、怀集等地的农村贫困学子将在广州与资助他们的爱心人士见面,与来自香港、澳门的大哥哥大姐姐交朋友,逛花城、登小蛮腰、听朗诵会、参观暨南大学、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亲身感受广东改革开放40年成果。 拼手速,100名学子被“秒光” 今年,主办方通过“广东青年之声”“i志愿”“南粤希望工程”等平台发布南粤会亲学子求助信息,消息一发出就吸引了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不到一周时间,100名贫困学子被近50名爱心人士认领完毕。 许多捐方带上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参加“南粤会亲”,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我的孩子与他(被资助的孩子)年龄相仿,我也会时不时给自己的孩子讲讲道理,让他知道有的小朋友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学习很刻苦,他就会更珍惜学习机会了。”热心市民胡忠录是一名博士,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南粤会亲”,从农村娃到博士,胡忠录深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努力才有出路。”他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他表示,南粤会亲不是他参加的唯一一个公益活动,却是最有温度的一个,97年开始做志愿者的他说要发动身边的志愿者、爱心人士加入这个行列,努力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出农村。 还有些爱心人士陪着“南粤会亲”共同成长:广东鑫湖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青基会副理事长黄继豪十年前开始参加南粤会亲和其他青少年公益活动,累计捐款超过480万元。今年他又认捐了10名孩子,与希望工程的“善缘”还在延续。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得知参加南粤会亲的小朋友已经被认领完了,主动要求捐资和参与其他项目,帮助更多困境儿童改善成长环境。 四海一家,感知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日下午,100名小朋友来到暨南大学,参加“四海一家·感知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活动。副省长张光军、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团省委书记池志雄等领导和嘉宾亲切会见了南粤会亲的小朋友。活动现场,这100名小朋友还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互赠礼物,建立爱的链接。 出席活动的香港新家园协会会长及监事会主席,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先生表示,富力集团从2003年开始深度参与广东青少年公益事业,累计向广东青基会捐赠善款超过2000万元。从“羊城会亲”到“南粤会亲”,这项活动为港澳同胞、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乡村孩子架起一座精准帮扶的桥梁。他勉励参加南粤会亲的小朋友要树雄心、立壮志,刻苦学习、早日成才,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自身命运,长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 南粤会亲,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发展 作为广东共青团改革推进重点项目之一,“南粤会亲”主要通过组织城市里的社会爱心家庭和热心人士与边远贫困地区的困难学童结对,把他们接到城市里来,与资助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亲人”见面结“亲”,是希望工程品牌的创新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广州、深圳举办的“羊城会亲”、“鹏城会亲”,到十年前成长为全省21个地市、100多个县(区、市)共同行动的“南粤会亲”,活动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壮大。十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7000多名,资助总额近400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希望工程20年经典项目”、“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等荣誉。中国移动、富力集团、南方报业、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爱心企业和机构纷纷参与其中。今年,全省又将有2100名贫困学子受到资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公益慈善力量日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力量直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南粤会亲”资助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童倾斜,整合更多社会资源聚焦粤东西北地区教育扶贫缺口。广州三七互娱公司获悉此次活动,精心为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和老师准备了一批可爱的玩偶;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专程邀请孩子们前往参观,学习气象知识;省朗诵协会为孩子们举办专场朗诵会,让孩子们感受语言的魅力,与城市的孩子一同融入学习的快乐之中…… “南粤会亲”已走过10年,从羊城会亲到南粤会亲,社会千千万万份爱心是活动延续的基石,千千万万名贫困学子因为活动改变命运。参加南粤会亲的孩子们纷纷表示,来到广州、来到城市,认了“亲人”,感受到了与农村不一样的大世界,开拓了视野,回去之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浏览量:3798 2019-01-19 17:31:08